生产要素分配包括哪些,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什么意思


“生产要素分配”包括哪些? 在我国, 目前主要有以下形式:
1、按资本要素分配 。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的收入已突破了过去单纯消费基金的范畴, 形成了消费基金后的剩余资金 。 并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 这种剩余资金也越来越大, 这种剩余资金一部分用于购买了房产, 另一部分则主要转化成了投资资金 。 居民私有房产和投资资金的出现, 必然会导致按资本要素分配形式的出现 。 对这种收入的性质, 目前学术界看法还不完全一致 。 有人认为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理由是:按劳分配实质是承认和保护社会成员的个人所有制, 这种个人所有制的始点是社会成员的劳动力极其收入, 同时也赋予了社会成员对其收入使用的自主权力, 即无论是用于消费还是用于投资, 都属于按劳分配这种个人所有制范围 。 按劳分配既包括按现期劳动的成果分配, 也包括按过去的劳动成果分配 。 从目前看, 居民的按资本要素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形式:一是将资金用于银行储蓄, 获取利息收入:二是将资金用于购买各种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 获取利润、红利、股息以及有价证券买卖收入;三是将资金以独资、合资等形式从事实业投资以获取投资利润;四是将自有房产、车辆等出租获取租金收入 。
2、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 即劳动者依据自己的劳动力状况获取要素报酬 。 劳动力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 劳动力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在市场经济国家已得到普遍的认同 。 按劳动力要素分配主要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而劳动力价值又是由生产与再生产这一劳动力的社会平均费用决定的, 因而它有一个底线, 即不能低到影响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 。 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是对市场上劳动力价值货币表现的价格即工资进行最低立法保障 。 要指出的是, 我国在劳动报酬上也采用了工资这一形式, 但这种作为按劳分配形式的工资与作为劳动力价格形式的工资是不同的 。 换句话说,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不同的 。 按劳分配依据的是劳动量, 即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发挥情况 。 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不劳不得, 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依据是劳动力价格, 这种分配随劳动力供求状况上下波动 。 不仅如此, 按劳分配的对象是作为产出的劳动成果, 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对象是作为投入的劳动耗费 。 此外, 时间不同,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在生产过程之前进行的, 而按劳分配是在生产过程结束之后进行的 。 在按劳动力要素分配中还有一种情形是, 随着资本概念从物质资本到人力资本的扩展, 劳动者还可根据其人力资本大小获得派息和分红 。 这是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的新发展, 它表明劳动力要素不仅可从投入方面参与分配, 而且可从产出(利润)方面参与分配 。 这也表明劳动力已从商品上升为资本形态 。 从投入方面参加分配, 从一定意义上说, 作为劳动力价格的工资是人力资本投资于生产活动的直接成本, 人力资本的派息分红是人力资本的利润, 它是劳动者提高劳动能力、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是一种发展工资, 也是人力资本产权的主要组成部分 。
3、按技术要素分配 。 这是指技术要素所有者将自己所拥有的技术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并据此取得报酬 。 在我国, 按技术要素分配主要包括以专利权的形式获得专利收益和以技术入股的形式获取利润分红两个方面 。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人力提倡并鼓励按生产要素分配, 对于我国发展高科技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
4、按管理要素分配 。 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主要表现为组织协调和指挥运筹才能 。 在分配形式上, 主要包括承包制、年薪制 。 津贴制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