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特征有哪些,恐龙地形特征


恐龙的特点? 恐龙分类
恐龙分为两大类:蜥臀目和鸟臀目, 以骨盆结构区分 。

蜥臀目
兽脚亚目
虚骨龙次亚目
角鼻龙科(腔骨龙、原美颌龙、双脊龙、阿贝力龙)
棘龙科(棘龙)
异特龙科(异特龙)
虚骨龙类
暴龙科(霸王龙、阿尔伯脱龙)
似鸟龙科(似鸟龙、似鸵龙)
偷蛋龙科(偷蛋龙)
镰刀龙科(镰刀龙、慢龙)
伤齿龙科(伤齿龙)
驰龙科(恐爪龙、迅猛龙)
蜥脚形亚目
板龙科(板龙)
蜥脚类
梁龙科(迷惑龙、梁龙、马门溪龙)
腕龙科(腕龙)
巨龙科(巨龙、萨尔塔龙)
鸟臀目
覆盾甲龙类
剑龙亚目(剑龙)
甲龙亚目(甲龙、头骨龙、结节龙)
角足龙类
鸟脚亚目(鸭嘴龙、副栉龙、棱齿龙、禽龙)
肿头龙亚目(肿头龙)
角龙亚目(鹦鹉嘴龙、原角龙、三角龙)
恐龙有什么特点 1、霸王龙, 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 体长约11.5-14.7米 。 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 。 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 头高最高近6米 。 平均体重约9吨, (生态平均约7.6吨), 最重14.85吨, 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 。
2、南阳龙, 鸭嘴龙超科的一属, 是种先进禽龙类, 禽龙类后来演化出真正的鸭嘴龙类 。 南阳龙生存于早白垩纪, 它们的化石于中国河南省发现 。 南阳龙因发现于河南南阳而得名 。
3、三角洲奔龙, 属于角鼻龙下目中的, 有着较细长但很发达的四肢, 样子很像猎豹, 是一种灵活而擅长高速奔跑的大型食肉恐龙, 体长最大13.3米, 身体重达7.5吨 。
4、短角龙, 属于角龙下目, 是群草食性恐龙, 拥有类似鹦鹉的喙状嘴, 生存于白垩纪的北美洲与亚洲, 在白垩纪末期灭绝 。
5、弱角龙, 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龙 。 头骨后部扩大成颈盾, 多数生活在白垩纪晚期, 我国北方发现的鹦鹉嘴龙即属角龙类的祖先类型 。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恐龙的外形特征 恐龙与其它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 其四肢构建在其躯体的正下方位置 。 这样的架构要比其他各类的爬行动物(如鳄类, 其四肢向外伸展)在走路和奔跑上更为有利 。 根据恐龙腰带的构造特征不同, 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蜥臀目(Saurischia)、 鸟臀目(Ornithischia) 。
二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其腰带结构:
蜥臀目的腰带从侧面看是三射型, 耻骨在肠骨下方向前延伸, 坐骨则向后延伸, 这样的结构与蜥蜴相似;十分难看 。
鸟臀目的腰带, 肠骨前后都大大扩张, 耻骨前侧有一个大的前耻骨突, 伸在肠骨的下方, 后侧更是大大延伸与坐骨平行伸向肠骨前下方 。 因此, 骨盆从侧面看是四射型 。 (除此之外, 还有其他区别 。 )
蜥臀目分为蜥脚类(Sauropoda)和兽脚类(Theropoda) 。
蜥脚类又分为原蜥脚类和蜥脚形类 。
原蜥脚类主要生活在晚三叠纪到早侏罗纪, 是一类杂食--素食性的中等体型的恐龙, 例如生活在地球上的第一种巨型恐龙--------板龙, 生活在侏罗纪早期的安琪龙 。
蜥脚形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 。 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巨型的素食恐龙 。 头小, 脖子长, 尾巴长, 牙齿成小匙状 。 蜥脚亚目的著名代表有产于我国四川、甘肃晚侏罗纪由19节颈椎组成的脖子长度约等于体长的一半的马门溪龙, 世界上已知体形最大的动物-----地震龙或易碎双腔龙等 。
兽脚类生活在晚三叠纪至白垩纪 。 它们都是肉食龙, 两足行走, 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 头部很发达, 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 。 霸王龙是著名代表, 其余如异特龙, 南方巨兽龙等也颇具名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