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非正式群体,解决非正式组织( 七 )



对于非正式组织 , 管理者既不能视而不见 顺其自然 , 更不能采取简单的禁止或取缔 。 只能以务实的态度、 科学的手段、 有效的方法加以管理引导 ,  淡化其消极一面 ,  发挥积极一面 。 正视非正式组织存在 ,  接受并且理解 。 作为一个正式组织管理者 ,  必须正视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性和必要性 ,  因为正式组织永远也不可能满足所有组织成员要求 ,  所以只要有正式组织存在 ,  就必然伴随着非正式组织产生 。 虽然管理者不能创建非正式组织 ,  也不能废除它们 ,  但是管理者可以学会与之共处 ,  如果为其提供向良性发展必要条件 ,  就像松下幸之助所说: “可以使双方协调共处 ,  相得益彰” 。 管理者通过各种途径与员工交流不仅可以了解到员工需求 ,  更可以改善上下级关系 ,  从而使员工更加努力工作 。
为此 ,  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 ,  平易近人的交流方式 。 管理者一方面要心理上尊重员工 ,  给员工以主人翁的感觉 。 另一方面 ,  通过主动与员工接触 ,  消除员工对领导的防备心理 ,  使管理者更容易深入到非正式组织中 ,  对员工的种种情绪反应有真切了解和把握 。 第二 ,  善于聆听 。 聆听是一种有效沟通方式 。 具有成熟智慧的管理者会认为聆听别人意见比表现自己渊博知识更重要 。 领导者积极鼓励启发员工表达出思想和看法 ,  可以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  更容易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企业计划 。 同时 ,  可以提高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 第三 ,  适时赞誉 。 这也是管理中极为有效手段 。 在公开的场合对有贡献的员工给予恰当称赞 ,  会使员工增强社会成就感和认同感 ,  从而努力创造更佳工作成绩 。 第四 ,  理解潜规则 。 在非正式组织中 ,  以不成文的潜规则为行为规范 。 潜规则体现心理道德惯例 ,  不仅赋予无形 ,  而且极不稳定 ,  变化多端 。 只有理解这些潜规则 ,  才能兼容、 设计、 顺应、 限制、 更好的利用潜规则 ,  为组织管理提供服务 。

由于非正式组织的领袖属于魅力型领袖 ,  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权威 ,  所以做好非正式组织领袖的工作是做好非正式组织工作的关键 。 给组织中的核心人物获得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机会 ,  让某个非正式组织中的领袖担任适当的职务 ,  强化其在正式群体中的角色作用 。 这样就可以增强正式群体目标对他们的吸引力 ,  而使非正式群体目标的吸引力减弱 。 组织管理者要尊重他们 ,  要多征求和听取他们的意见 ,  并通过他们了解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反应 ,  让他们成为正式组织管理的有效中介而不是对抗者 。 总之 ,  非正式组织是人际间相互沟通的一条途径 ,  是对正式组织的补充 。 管理者很好利用非正式组织 ,  对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希望上述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讲如何对非正式组织的实施管理? 非正式组织是指人们在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中 , 由于相互之间的联系而产生的共同感情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名集体 , 并产生一种不成文的非正式的行为准则或惯例 , 要求个人服从 , 但没有强制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