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太极拳身法-曹尔晔 身法八要

“身法八要”被李亦畲编创成一段七言四句诗歌 , 原文如下:“提顶、吊裆心中悬 , 松肩、沉肘气丹田;裹裆、护肫须下势 , 含胸、拨背落自然 。 ”
沈寿先生对“心中悬”的诠释是:“提顶、吊裆就像一条无形的线 , 通过人体中心垂直地悬着” 。
杨禹庭宗师的弟子王辉璞认为:将“尾骶骨与鼻尖上下对成一直线”即可做到“顶头悬” 。
如张三丰所言:无中生有 。 将神与先天之气融合后 , 可敛气入骨 , 得骨阳后方能转形换质 , 功臻大成 。
“松肩、沉肘气丹田”比较容易理解 , 但“松肩”最忌压肩 , 松肩要顺着两侧45°斜下松落 , 将肩井穴张开 , 降气于涌泉穴中 。 肘尖在沉落的同时 , 要有内收之意 , 使两臂成外绷之势 。 气沉丹田是内外两家拳学的行功要则 , 戴家心意拳第四代嫡系传人戴魁先生晚年曾对心意拳的身法概括为:“提顶、抱肩、虚心、实腹 。 ”气沉丹田既是虚心实腹的有效方法 , 又是修炼丹田内功的门径 。
“护肫”一法独武式太极传人专练 , 而其他各派不取 。 肫乃胃也 。 郝少如的解释是:“两胁微敛 , 取下收前合之势 , 谓之护肫 。 ”
戴家拳讲究“身如石瓦、背如背锅” , 束身时耍束胯抱肩、缩胸弓背 , 传至李洛能的弟子们 , 山西和河北的形意拳家才有所改进 , 提出“含胸拔背”的练法 , 各种内家拳的修炼都是殊途同归 。 但的“含胸拔背”与形意拳的练法还是略有不同 。 太极拳的“含胸拔背”必须与“顶头悬”相结合才能练得顺遂:先将下须微收 , 膻中穴就会向下松沉 , 双乳头也有向下的感觉 , 此时似乎整个胸部都空空洞洞的 , 自然会贴在背上 , 于是后背的双肩之间自然鼓起有外绷之意 , 这就是所谓的“含胸拔背” 。 这项身法如修炼得法可达到内家拳的“虚心实腹”和郝少如先生所说的“敛气入骨”等功效 。 “落自然”这三个字应该是太极拳行功走架的最高境界 , 以松静求自然 , 乃太极拳所追求之一贯大道 。
“后身法八要”的理念 。 阎先师的手抄本原文如下:“提顶掉裆心中悬 , 松肩沉肘气丹田 。 裹裆护臀须下势 , 含胸拔背落自然 。 ”后“身法八要”与前 “身法八要”的不同之处是 “护臀”与 “掉裆” , 阎先师传授的“护臀”是指“臀部松沉自然的前合内敛 。 ”与当代太极拳技术中的 “收臀”很相似 , 即裆部松沉 , 以求虚圆 , 与提顶相系 , 一线贯通 , 将中脉抻直 。 而将 "会阴"松开则有利于打通会阴穴 , 从而奇经八脉均能达到修道的要求 。
“掉裆必须是以腰为主宰 , 以脊柱为轴心 , 以身带动四肢而转换掉转方向 。 ”
先将周身松沉下来 , 再把脚与地面打通 , 能体会到脚下之力后 , 再按“身法八要”的要求将周身贯通 。 “身法八要”是一个完整的 , 不可顾此失彼 , 求一而废其他 , 更不能用意过度造成周身僵硬 , 用意要在有意与无意之间 。 吴式太极拳门内有关于"身法八要"修炼的明训是正确的 , 即所谓“先实丹田气 , 次领顶头悬” 。


是内家拳 , 是以太极阴阳理论为依据的拳法 , 太极图分阴阳 , 可以看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