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食菜的养生原则二——因地施膳 春季食菜的养生原则三——少荤多素

春季食菜的养生原则三——少荤多素
针对春季的气侯特点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 春季饮食养生在选择及食用菜肴时 ,  除了要考虑“春季养阳 , 重在养肝”、“省酸增甘 , 以养脾气”等大原则外 , 还需春季食菜的养生原则 。
少荤多素
《黄帝内经》中还提到饮食要“养助益充循自然” , 即“五谷为养 , 五果为助 , 五畜为益 , 五菜为充 。 ”其中的“五畜”指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 , 这些食物能增进健康 , 弥补素食中蛋白质和脂肪的不足 , 可与植物性食物合理搭配食用;“五菜”指各种蔬菜 , 它们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 而丰富的膳食纤维更能帮助“疏通壅滞” 。
春季养生菜肴 , 在荤与素的搭配上需要掌握一个原则 , 就是应尽量做到少食荤菜 , 多吃素食 。 这里涉及一个“酸碱平衡”的概念 。 正常成人血液酸碱度应该呈弱碱性 , pH值为7.35—7.45 , 如果能保持在这个水平 , 对健康是有好处的 。 然而 ,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 冬天及春节期间又大鱼大肉地猛吃 , 酒类也饮用较多 。 这些酸性饮食摄入过多 , 再加上缺乏运动 , 容易造成身体内血液的成分倾向于酸性 , 这容易使血液变得黏稠 , 使血液循环恶化 , 新陈代谢功能就降低了 。 偏酸性的内环境容易使人感到疲劳、烦躁、肥胖、精力不足、动作迟缓和整体健康水平下降 , 这对春季养生是非常不利的 。 所以 , 春季菜肴应以素食为主 , 以荤食为辅 , 使身体内的酸碱度保持平衡 。
春季食菜的养生原则二——因地施膳
针对春季的气侯特点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 春季饮食养生在选择及食用菜肴时 ,  除了要考虑“春季养阳 , 重在养肝”、“省酸增甘 , 以养脾气”等大原则外 , 还需春季食菜的养生原则 。
【春季食菜的养生原则二——因地施膳 春季食菜的养生原则三——少荤多素】 因地施膳
不同地域的人 , 会有不同的口味和烹调方法 , 正所谓“靠山吃山 , 靠水吃水” 。 例如 , 草原居民多吃肉和奶 , 热带居民多食果和菜 。 哪怕同样一种食物 , 种在不同的土地上 , 为不同地域的人所食 , 起到的效果也可以大相径庭 。 晋朝张华的《博物志》记载:“东南之人食水产 , 西北之人食陆畜 , 食水产者 , 龟蛤螺蚌以为珍味 , 不觉其腥臊也 。 食陆畜者 , 狸兔鼠雀以为珍味 , 不觉其膻也 。 ”这说明一个地区的饮食观念是同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 。 《黄帝内经·索问》说:“天食人以五气 , 地食人以五味 。 ”《四气摄生图》也说:“天以五气养人 , 地以五味养人 。 ”
不仅各地的饮食口味有所不同 , 而且这种口味与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关系 。 所以 , 虽说有春日应“省酸增甘”一讲 , 但也不必千篇一律 。 我国在饮食习惯上早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 ,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饮食在结构调理上的地区差异 。 时至春季 , 我国北方地区气温还比较低 , 因此北方人的饮食中可多一些脂肪和蛋白质;而南方地区气温就比较高了 , 雨水开始增多 , 因而比较潮湿 , 居民需多喝菜汤、稀粥 , 食物以植物类为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