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练站功? 如何练卧功

气功的姿势有很多种,其中躺着练功也称卧式练功,简称卧功 。 包括仰卧、侧卧和靠卧等姿势 。 在实际练功时各种姿势都应符合松静自然的练功要领 。 各姿势的具体要求如下: 1、仰卧式:全身平卧在床上,面朝天,头自然正直,枕头高低适宜,为了呼吸通畅,头及背部稍高一些,轻轻闭上口眼,面部放松,四肢自然伸直,两手可分放身旁,也可相叠于腹部 。
2、侧卧式:可分为左侧卧式和右侧卧式,侧身卧于床上,头稍微向前低,平稳着枕,口眼轻闭 。 下侧的胳膊自然弯曲,手放在枕头上,手指自然伸开,腿自然伸直 。 上侧的手自然地、轻轻地放在髋关节处,上侧的腿弯曲放在下侧腿上 。
3、靠卧式:在仰卧的基础上,将上半身及头部垫高,斜靠在床上 。
一般说来,卧功可适用于各类人和各种病情,而对于睡前练功及体弱病人,包括胃紧张力降低、胃肠蠕动缓慢、消化性溃疡及胃下垂等患者,更可以卧功为主 。 不习惯仰卧的人,可做侧卧式 。 饭后练功一般多采用右侧卧位,其它时间则左侧、右侧卧位均可 。 至于心脏病患者、哮喘患者及体力极差的患者,由于平躺会加重症状,可采用靠卧式,以利于呼吸通畅,避免胸闷、气短,有利于练功 。
以上是卧式中肢体不进行运动的功法,也称卧式静功 。 当然,为了治病,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锻炼“卧式动功”,还可以配合自我按摩、循经点穴,以疏通经络,调合气血,使气功锻炼和自我按摩结合起来,起到内外导引的双重作用,同时提高了气功锻炼和自我按摩的功效 。
对于仰卧时枕头的高低,在古书《王子乔导引法》中曾论述到:“病在喉中胸中者,枕高七寸;病在心下者,枕高四寸;病在脐下者,去枕” 。 现代也有人认为对于胃下垂的患者,还可以采取去掉枕头、垫高下身的方法,可以参考 。
采用卧式练功,身体容易充分放松,有利于达到入静状态,但也容易入睡和昏沉,影响练功质量 。 为防止入睡,初学时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如双臂支起,保持某种特定的姿势 。 这样一旦入睡时,姿势的变化也可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 。 当然,对于失眠患者来说,每当失眠或半夜醒来睡不着时,如能通过练功自然入睡,也是好事 。
总之,躺着练功一般在室内进行,又易于放松入静,常用于睡前或醒后练功,对于起床都有困难的病人,只要掌握练功要领,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更易于坚持 。


站功即采用站式姿势练功,包括站式动功和站式静功 。 站式静功也称站桩功,对治疗某些疾病和保健强身具有良好效果 。 站式动功也有很多种:有套路动功和非套路动功,非套路动功中又有散手功和诱发功(也称自发功、引动功) 。 这里主要介绍站桩功的一些内容 。
站桩功是“形、意、气、力”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的一种功法 。 它不仅有适合于各种需要的多样化的练功姿势,而且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 如要求做到“内三合”和“外三合” 。 所谓“内三合”就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是指肩与髋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 。 从而达到形意气力完整如一,混然一体的境界 。
站桩功有很多种姿势,各姿势都有其不同的要求和作用 。 如站桩功的体势可高可低,体势越低,锻炼的强度就越大 。 年轻人如为了健身,可以选用低位式,而一般患者则可以采用高位式,随着体力的增强而逐步降低体式 。 两臂姿势可开可合,可高可低,可抱可撑,可按可捧 。 但姿势不同,相应的意念也有所不同 。 按球式即两手如按球状,意念两手各按一个水中浮球;捧水式即两手如捧一碗水,其作用也不一样 。 站桩功的动作可以是非对称性的,如一手上托,一手下压;也可是对称性的,即两手同时朝上或朝下 。 总之,站桩功的姿势较多,练功人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姿势进行锻炼 。 在姿势上要保持完整均衡,挺拔舒适,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上虚下实,如树生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