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处之 人生得意与失意不妨多点平常心

目录:
第一章:少思八九 常想一二
第二章:谚语助健康
第三章:别让“春困”影响心理健康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什么不如意的事情都能够遇到 。面对这些不如意,我们不能总是悲伤着 。让自己走出悲伤,充分的享受生活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如何让面对得意与失意 。
少思八九 常想一二
人生充满了得意与失意,就像一张纸的正反面,一个人的左右手 。
说到得意,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南宋进士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下的《得意失意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敌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是人生四大得意之事之时 。可有人还觉得不过瘾 。明代朱国祯《涌幢小品》记,秀才王树南就在此诗每句前面各添二字曰:“十年久旱逢甘雨,万里他乡遇故知 。和尚洞房花烛夜,老儒金榜题名时 。”改后的诗用夸张的数量、奇特的人物来突出喜上加喜、喜出望外,将喜的意味推到极致,且产生幽默风趣的效果,令人忍俊不禁,拍手称妙 。
不过,得意与失意常常是结伴而行,非此即彼,变幻莫测 。清初一个读书人科举落榜 , 回家途中天又下起了一点小雨,住店时听到邻院娶亲的阵阵唢呐和鞭炮声 。于是,他不禁浮想联翩,感慨万千,给《得意失意诗》加了八个字 , 变成:“久旱逢甘雨——几滴,他乡遇故知——仇敌 。洞房花烛夜——隔壁,金榜题名时——梦中 。”这样一改 , 诗中原来所说的人生四喜就变成了人生四悲,对比十分鲜明,也符合他当时的处境 。
还有人干脆针对“四喜诗”写了一首“四悲诗”:“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 。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 。”也颇生动传神 , 流传甚广 。当然,人生失意事多矣,再编个十条八条也不在话下 。《晋书·羊祜传》记:“祜叹日:‘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宋人方岳更是夸张:“不如意事常八九 , 可与语人无二三 。”所以,李太白发牢骚,“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偶尔碰到一回高兴事,就呼朋唤友,“会须一饮三百杯”,不醉不归 , 诗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依我之见 , 对大多数人而言,那些极典型的得意事和失意事 , 在人生中所占比例都极小,也就是各占5%左右罢了,其余的90%都是不喜不悲的平常事 。而人们往往容易过分夸大那些悲喜之事,特别是那些失意之事,阴影常留在心里挥之不去,严重影响我们的幸福指数 。
倘若沿着“四悲诗”的思路想象发挥,今天可悲的失意事也确实不少,譬如美人迟暮 , 明星过气,炒股崩盘,经商赔罄,政客下台 , 贪官入狱,嫖娼被抓,外遇露馅,高考落榜 , 恋爱受挫,提拔无望 , 应聘被拒,竞标失败,投资被骗 , 还不说生老病死,飞来横祸 。但这些林林,总总的失意事 , 如果分析起来,有些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抗拒,想也没用,由它去吧;有些是没事找事 , 无事生非,属于“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 , 不可活”之类;有些则是生活的必要代价,是正常成本,不必大惊小怪 。
可见,至少一小半失意事是可以避免的 , 欲望越大,失望就越多 。如果我们能多一点平常心,多一点知足常乐情怀 , 不去刻意争那些不该争或意义不大的东两,不给自己定下太高的人生标准,不和这个比那个比,不设置太多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适当放弃一些身外之物 , 减一减太盛的名利之心,失意之事自然就会减少 。正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还有一个办法 , 少想失意事情,多想如意事,此乃民国元老于右任的人生态度,也很管用 。他曾写过这祥一副对联:“少思八九,常想一二” , 横批是“如意” 。既然“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的大趋势无法改变,那何妨索性忘掉或少思那不顺心的“八九”,多想想让人高兴的“一二” 。这可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 , 也不是鸵鸟的埋头战术,而是达观者的生活态度 。想想看,虽是兵荒马乱,颠沛流离 , 于老仍得享长寿,就获益于此啊 。
谚语助健康
1.饮食谚语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贪吃贪睡 , 添病减岁;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饥不暴食、渴不狂饮;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朝食三片姜 , 胜过人参汤;大蒜是个宝 , 常吃身体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鱼生火、肉生痰,粗粮淡菜保平安……
2.运动谚语 。运动好比灵芝草 , 何必苦把仙方找;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饭后散步,不进药铺;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卫生是妙药 , 锻炼是金丹;人怕不动 , 脑怕不用;一日舞几舞,活到九十五……
3.生活习惯谚语 。不抽烟、少饮酒、活到九十九;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
4.讲究卫生谚语 。饭前洗手 , 饭后漱口;预防肠胃病 , 饮食要干净等,提醒人们防止病从口入 。指甲常剪,疾病不染;旱天未到先修塘、疾病未来先预防;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
5.物候养生谚语 。春不减衣,秋不加帽;冬不蒙首,春不露背;头对风 , 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6.精神养生谚语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遇事不恼 , 长生不老;不气不愁,活到白头;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
别让“春困”影响心理健康
一些患者不知道春困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因春困影响工作 , 陷入强烈的自责情绪 , 从而导致心理疾病 。也有研究精神病的学者把这样的“气象病”看作是现代社会一种独特的文明病 。
有关调查显示,30%的人对天气变化较敏感,会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如疲倦、健忘、眼冒金星、情绪低落、工作效率降低、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
春困对高三学生的影响似乎更大 。一名高三男生就因为春困 , 上课老打不起精神 , 书也背不进去 。焦虑之下,他怀疑自己“脑子坏了” , 特别悲观 , 甚至没有信心再回学校上课 。
停学数日后,父母带他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身体各方面完全正常 , 纯属心理疾病 。专家分析 , 3、4月不少学生都进入了一个“高考平台期”,竞争压力日渐加大,又逢春困 , 容易产生疑病心理 , 进而导致悲观、自卑心态 。专家称,只要懂得调节,适当宣泄,就能平稳度过春困 。
专家们忠告:预防心理疾病的最有效途径是保持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多与人沟通,多交心理健康的朋友,多给自己放松的时间,千万不要盲目用药,那样反倒会适得其反 。
【泰然处之 人生得意与失意不妨多点平常心】结语:失意是一时,得意也只是一时的,切莫因为得意或失意让自己心情受到太大的影响,须知此时你在意的,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一笑而过了 。(文章原载于《健康生活报》《长沙晚报》,刊号:2012.01.04,作者:陈鲁民 ,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