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头晕恶心怎么办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一股走路“攀比风”正在微信、微博圈悄然蔓延,许多上班族纷纷发朋友圈展示自己一天的步行“纪录” , 今天你跑了多少?走了多少?时速多少?已经成为继晒娃、晒美食之后,晒运动是微信朋友圈里又一被热捧的话题 。不过专家提醒,运动要适度,过量运动非常不利身体健康 。
但是微信、微博等运动软件记录下的步数真的靠谱吗?近日网上有两名微信运动爱好者做了实验,发现此款软件要想“作弊”其实并不是难事,只要来回甩动手机或是手环就可以轻易地增加步数 。
有关专家说:手机计步原理其实很简单 , 不过是手机内置了振动传感器或协助处理器,根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刻意地去摇手机等 , 都会改变数据 。
专家表示,计步器的原理都是通过加速计来计步 , 就是你动一下,从静止到运动状态,或者是速度改变它显示你在运动,但是计步器计步是一个粗放的方式,因为它的敏感性不同,所以计步器的误差还是比较大的 , 不会那么准确,这一点一定要知道 。
饭后走路半小时对身体最有好处
有资料显示: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热量在2000大卡左右,维持生命体征和日常活动只会消耗1700大卡左右,多余的300大卡需要通过运动来消耗 。走路1分钟会消耗2大卡左右,按一秒钟一步来计算,就是60步消耗2大卡 。
那么也就是说 , 要消耗掉多余的300大卡就需要行走9000步左右 。专业人士表示,人每天走8000至10000步最适合 , 一般来说,饭后走路在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对身体最有好处 。
骨科医生认为,运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时下年轻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点赞和关注 , 运动攀比不可取 。
医生表示,过度疲劳首先造成运动系统、整个机构没有力量 , 如果过度运动踝部,走得过多或者跑得过多就容易崴脚 , 由于运动过多了,脚部的肌肉、韧带没有力量,支持不住 。
活动过多第二天腰、手关节容易紊乱,开始是容易造成小关节紊乱,腰部小关节紊乱,要是没有得到好的治疗的话就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 。
有很多的人尤其是老年人,运动过多的话就容易造成膝关节的滑膜炎,由于各个关节的支持全靠肌肉、韧带支持,过度、疲劳的话肌肉、韧带就放松了,这样对骨骼就没有保护作用,就容易造成骨折,有的时候脱位,都是过度疲劳的并发症 。
运动过量的危害有哪些
从专业角度来说,运动过量会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竞技体育的过度训练,另一个就是普通运动的过度疲劳 。这种疲劳一般是慢性的,通过每一次没有完全恢复的运动疲劳的积累 , 导致人体出现种种不适症状 。
像我们常见的膝关节劳损、腰背肌慢性劳损,就是局部过度疲劳的后果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改变锻炼方式了 。比如经常打篮球的人,减少打球次数,穿插其他运动来代替单一的运动 。
有证据显示,极度疲乏时消化系统也无法正常运行,消化不良是多种疾病的根源 。过多的身体锻炼会让呼吸系统受感染的几率增加,还会增加受伤和慢性疼痛的几率,并加速身体老化 。
1、一次或长期大运动量的训练,可造成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抑制,血睾酮水平下降,表现为兴奋性差 , 竞争意识下降,体力恢复慢,睾酮是人体内主要促合成激素,促进氨基酸摄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 促进肌肉和骨骼生长,刺激促红细胞分泌,增加肌康原储备,维持雄性攻击性,进取心等意识 , 而适宜的运动量或短时间的运动不影响内分泌 。
2、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运动后,会增加运动性贫血的发生率,这种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原因不明,反过来,贫血可造成运动能力下降 。
3、过度运动可造成运动性血尿蛋白尿 , 运动性哮喘等发作 。
当你在运动后出现反应能力下降、平衡感降低、肌肉的弹性减小,一到运动场地就头晕恶心,吃不香、睡不好,抑郁、易怒,便秘、腹泻,易感冒等状态时 , 就要小心了 。这很有可能是整体过度疲劳造成的 。
当整体出现过度疲劳时,人的中神经系统受到了损害,整个人体开始出现异状 , 比较典型的是具有上述表现的神经官能症 。这时候就要停止运动去就医 。
为了避免运动过量带来过度疲劳,人们在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比如一周运动2—3次,运动一次,休息两三天,根据个人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运动项目 。十天半月不运动之后突然运动,也容易运动过量,造成过度疲劳 。
人们应该选择多样化的运动 。不要局限于某一两项自己喜欢的运动中,要拓展运动项目,培养多元化的运动乐趣 。每周进行不同的运动项目 , 既全方位锻炼了身体,也避免了单一运动造成的劳损 。
如何判定运动是否适度?
那么对普通人来说 , 又该如何判定运动的适度呢?专家表示,刚开始跑的人容易过量 , 过量后典型的特点就是睡眠反而不好,早上起来食欲比较差,浑身酸痛,一两天都缓解不了 。正常人会有一点反应,但是2~3天就会慢慢消退,而且食欲和精神不会受太大影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
【运动头晕恶心怎么办】此外,小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使用的手机计步器的指标量化对年轻人较为合适,中老年朋友则应谨慎采用 。用计步器会有那种强迫性的感觉 , 本来自己也都非常非常累了 , 然后还要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这样就容易出现运动性的过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