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冬这天吃什么,你知道江苏各地有哪些冬至美食英语

大冬这天吃什么

大冬这天吃什么,你知道江苏各地有哪些冬至美食英语

文章插图
大冬这天吃饺子、混沌、羊肉汤、汤圆、赤豆糯米饭等 。
1、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等饺子卖的都很“俏”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 。
2、混沌: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除了形态相似,“馄饨”也与“混沌”谐音 。冬食馄饨,有利于寒冷季节热能的储蓄 。
3、羊肉汤: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
4、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
【大冬这天吃什么,你知道江苏各地有哪些冬至美食英语】5、赤豆糯米饭: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防灾祛病 。
你知道江苏各地有哪些冬至美食英语连冬起九”吃团子“烧包数九吃豆腐”
细数江苏各地冬至美食的美好寓意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每逢一个节气,最让人感兴趣的是“这个节气吃什么”,冬至更不例外 。江苏自古以来也有“冬至大似年”的传统,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食俗习俗 。诸如苏州的冬酿酒、宿迁的饺子、老南京的鸡汤等,种类繁多 。这些食俗习俗背后也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汤圆
“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 。吃汤圆流行于江南,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而江南是稻米的主要产区,江苏扬州、南通、无锡、镇江等地的民间都有冬至吃汤圆的食俗 。
冬酿酒
苏州自古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 。每逢冬至,苏州人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必定会出现的就是香醇可口的冬酿酒 。苏州人与冬至,总有一碗割舍不掉的冬酿酒 。冬酿酒是一种加入了桂花以及一些中药材的低度米酒 。江南是稻米产区,民间就流行酿造米酒 。而苏州盛产桂花 。
“青菜炖豆腐”
“烧包数九吃豆腐”,作为南京冬至的标配,“烧包”是为了祭祖,“数九”是为了迎新,青菜、豆腐是以前普通家庭最常见的菜蔬,而且有“一清二白”“青菜豆腐保平安”的寓意 。“冬至喝鸡汤,一吃补一年 。”除了豆腐,鸡汤也是南京人冬至餐桌上的“标配” 。
胡葱笃豆腐
常州人的冬至夜,一定要来一碗“胡葱笃豆腐”!吃“胡葱笃豆腐”,似乎是常州特有的习俗 。“笃”是常州方言,即“烧煮”的意思 。为什么常州人冬至隔夜吃胡葱笃豆腐呢?有一说,“富”与“腐”谐音,“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葱笃豆腐”的民间谚语,迎合了百姓向往生活富裕的心理 。
红烧肉
自古,泰州就有过大冬、过小冬的说法 。“冬至”也叫“过冬”;“冬至”这天叫大冬,之前一天叫小冬 。各家按照不同的习俗,在大冬或小冬这一天祭祀祖先 。泰州的冬至家宴中还有红烧肉,寓意来年有鱼有肉,大饱口福;红烧鲢鱼,取意“连(鲢)年有余(鱼)” 。
南瓜
宿迁有句俗语:“咬口冬至饺,从此好运交 。”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热气腾腾,其乐融融 。另外,在宿迁和盐城,民间流传着冬天吃南瓜会转运的说法,认为会给第二年带来好运气 。
归家团圆是冬至的精神内核
古代的节日依托于农业社会,时代发生变化,很多习俗很难“复刻”;但其精神意义可以“创造性转化”,继承发扬 。中国人重视家庭团聚,而冬至节日最重要的精神“内核”就是团聚 。古代诗歌中,冬至思家的作品相当多,如白居易就有一首《邯郸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这一天,白居易独自在邯郸,思念家乡;他想象,此时的家人们应该在夜深的时候团团而坐,也在挂念、谈论远在异地的游子吧?冬至这一天,我们未必一定要和家人团团而坐,但能否打个电话、发个消息、视频聊天呢?其实,冬至这一天,不管是吃汤圆也好,喝“冬酿酒”也罢,节日最大的意义应该是提醒我们要爱家人、爱家庭,生活也需要一些“仪式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