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午休不宜长,喝醋可缓解春困

  面对春困,市民除了中午适当休息,消除疲乏,使精力充沛之外,还要通过食补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 。
【春季午休不宜长,喝醋可缓解春困】唐诗“春眠不觉晓”,其实说的是人在春天往往会感觉到困乏,出现情绪不稳,睡眠不深,多梦易醒,精神不振,平时容易打瞌睡等症状 。北京中医院毛宇教授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由于人体在冬季寒冷的刺激下导致免疫力下降,皮肤血管处于“收敛”状态,逐渐养成了高氧情况下工作的“娇气”习惯 。
春困不排除病理因素
.hzh{display:none;}中国自古有“春困秋乏夏打盹”一说,冬天温度较低,人们在这种状态下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少,循环慢,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减少了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 。进入春季后,气温逐渐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 。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 。近段时间很多上班族上班时犯困属正常现象 。但也不排除有些人含有病理因素,比如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因体虚引起的困乏,此种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 。
午休不要伏案,时长1小时为宜
毛宇教授认为,解决春困的最好方法是睡午觉 。她表示午休要科学,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小时为宜,有条件的可以床上午休,但千万不要伏案休息,这样对身体的影响最大 。很多人不明白伏案休息有什么害处,毛教授介绍,伏案午睡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由于伏案时眼球被压迫,引起角膜变形、弧度改变,会使视力受损 。同时,伏案睡觉压迫**,影响呼吸,加重心脏负担;头部长期压迫双臂,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导致手臂麻木、刺痛现象 。从而导致头部缺氧,出现生理性的一时“脑贫血”,产生头晕、耳鸣、腿软、乏力等症状 。
春季是流感高发期,我们在熟睡时肌肉松弛、毛细血管扩张、汗孔张大,开窗睡觉容易受风寒感冒,因此,午睡时应避免较强的外界刺激,睡觉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比较适宜,如果时间太长,会觉得昏昏欲睡,感觉精神还不如不睡的好 。
另类消除春困:看景,喝醋
午休是解决春困的最好办法,但对于多数白领来说,由于工作的压力,很多人只得放弃午休 。专家提出可以通过视觉和味觉来刺激大脑神经,这样既可以转移注意力,还可以补充能量,提高身体免疫力 。
其实视觉刺激很简单,走近写字楼窗口,举目远眺,让美丽的大自然景色尽收眼底,给自己以视觉的良好刺激,即可对消除春困有所帮助 。
说起味觉很多人自然会和吃的联系起来,很多人感觉在吃完食物之后更容易犯困 。毛教授建议可以用醋来让我们醒一醒,因为醋不仅可以促进消化,浓烈的气味还可以刺激人的身体 。但醋直接饮用刺激性太强,会伤害胃黏膜,最好稀释后饮用 。一方面,困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 。别看醋是酸的,但经过人体代谢后却是不折不扣的碱性食物 。同时,利用味觉刺激提神醒脑,在懒洋洋的春日,可以刺激人体神经,增加食欲,以满足新陈代谢旺盛而引起的能量需求增加,迅速提升免疫力,轻轻松松地恢复体力,以饱满的状态赶走春困的疲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