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传统中药材白芨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种植前景


【白芨】传统中药材白芨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种植前景

文章插图

白芨为兰科白芨属动物, 别号连及草、甘根、白给、朱兰、紫兰等, 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用的经常使用中药, 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大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 外用治内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 。 白芨止血结果特好, 如今用白芨做的胶膜块, 用于肝脾手术贴在刀口处, 替代血钳子, 结果特好, 具有疾速凝血感化, 可代血浆多用于外科手术, 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天下各地有种植 。
形状特点
白芨为多年生草本, 株高30~60厘米, 块茎肉质, 红色, 具2~3叉呈菱角状, 有须根, 常数个并生 。 总状花序顶生, 常有花3~8朵;花淡紫红色, 花瓣不划一 。 蒴果圆柱形, 上有6条纵棱, 两头稍尖 。 种子粗大, 少数 。 花期4~5月, 果期7~8月 。 白芨有两种, 另有一种花黄白色, 叶条状披针形, 为狭叶白芨 。 在紫红花中, 又有大种、小种之分, 个中以大种块茎产量较高 。
发展特征
白芨喜暖和、阴凉和较阴湿的情况, 不耐寒, 请求肥美、松散而排水优越的沙质壤上或腐殖质壤土, 种植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挑选松散肥美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 暖和、稍阴湿情况, 不耐寒 。 排水优越的山地栽种时, 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 。 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 施厩肥和堆肥, 每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 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千克 。 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平均 。 栽植前浅耕一次, 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
2、繁衍办法:白芨用种子收获较难, 分块茎繁衍较易 。 9~11月初将白芨挖出, 选巨细中等, 芽眼多, 无病的块茎, 每块带1~2个芽, 沾草木灰后栽种 。 开沟沟距20~25厘米, 深5~6厘米, 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 芽向上, 填上, 压实, 浇水, 覆草, 常常坚持湿润, 3~4月出苗 。 亩用种苗100千克 。
3、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请求很严厉, 栽种好喷洒乙草胺封锁, 白芨苗出齐后 。 5~6月份白芨发展的很兴旺, 杂草也长的很快, 停止除草 。 除草连系搂松畦面, 除草时要浅锄, 以免伤根 。
②合时追肥:白芨是喜肥的动物, 每一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淡薄的人畜粪尿, 7~8月中止发展进入休眠, 然则要避免杂草丛生 。
③浇灌排水:白芨喜阴, 常常坚持潮湿, 干旱时要浇水, 7~9月份日夕各浇一次水 。 白芨又怕涝, 大雨实时排水防止伤根 。
病虫害防治
1、烂根病:北方多在春夏多雨时节发作 。 防治办法:留意排涝防水, 深挖排水沟 。
2、地老虎、金针虫:可野生捕杀和诱杀或拌毒土, 用地虫绝施入床上 。 用50%锌硫磷乳油700倍液液灌溉床上 。
采收加工
白芨栽种2~3年后, 9~10月份地上茎繁茂时, 把挖块茎去掉土壤, 停止加工 。 将块茎单个摘下, 选留新秆的块茎作种用, 剪掉茎秆, 在净水中浸泡1小时后, 洗净土壤, 放滚水中煮5~10分钟, 掏出炕至全干 。 去净粗皮及须根, 筛去杂质 。 普通亩采收鲜品800~1000千克,可加工200~300千克 。 以个大、丰满、色白、半透明、质坚固者为佳 。 白芨块茎含有淀粉、葡萄糖、挥发油, 根含有白芨甘露聚糖 。
看完了白芨的栽种手艺, 上面小编再和人人一起来看一看白芨的栽种远景怎样吧!
白芨的块茎为我国传统中药, 白芨花样美丽, 也是一种很好的景观动物, 因为市场需求的扩展, 因而市场对白芨的需求非常兴旺 。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域的野生白芨遭到过分采挖, 招致其野生自然资源急剧增加, 濒临灭绝, 被国度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之一 。 因为白芨野生资本蒙受到毁灭性的毁坏, 白芨的野生繁育在技术上还遭到必然的限定, 市场上商品紧缺, 价钱暴跌就成了必定的趋向, 为了证明这一说法,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停止论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