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中药材桔梗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概述


【桔梗】中药材桔梗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概述

文章插图

中药材桔梗的成效与感化及忌讳概述
为桔梗科动物桔梗的枯燥根部, 味苦、辛, 性微温 。 入肺经 。 能祛痰止咳, 并有宣肺、排脓感化 。 其嫩茎叶和根均可供蔬食 。 盛产于中国东北部地域, 是朝鲜族的特色菜 。
【出处】:《神农本草经》
【成效分类】:止咳药、祛痰药 。
【相干药材】:洱源土桔梗、桔梗芦头 。
【性味】:味苦;辛;性平 。
【归经】:肺经 。
【成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 。
【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 。 用于咳嗽痰多, 胸闷不顺畅, 咽痛, 音哑, 肺痈吐脓, 疮疡脓成不溃 。
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 略歪曲, 顶端有较短的根茎, 其上有数个半月形的茎痕 。 外面红色或淡黄红色, 不去外皮的外面黄棕色, 全部有不规纵皱及沟纹, 并有横向皮孔样的疤痕 。 质硬脆, 易折断, 折断面略不平整, 可见放射状裂隙, 皮部类红色, 形成层环分明, 木质部淡黄色 。 气微, 味微甜后稍苦 。 判定手艺
韧皮部可见乳管、颗粒状黄色物资、筛管 。
成效与感化
开宣肺气, 祛痰排脓 。 治外感咳嗽, 咽喉肿痛, 肺痈吐脓, 胸满胁痛, 痢疾腹痛 。
《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 腹满, 肠鸣幽幽, 惊慌悸气 。
《别录》:利五脏肠胃, 补血气, 除寒热、风痹, 温中消谷, 疗喉咽痛 。
《药性论》:治下痢, 破血, 去积气, 消蕴蓄, 痰涎, 主肺热气促嗽逆, 除腹中冷痛, 主中恶及小儿惊痫 。
《日华子本草》:下统统气, 止霍乱转筋, 心腹胀痛, 补五劳, 养气, 除邪辟温, 补虚消痰, 破症瘕, 养血排脓, 补内漏及喉痹 。
《本草衍义》:治肺痈 。
《珍珠囊》:疗咽喉痛, 利肺气, 治鼻塞 。
《纲目》:主口舌生疮, 赤目肿痛 。
《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
利窍, 除肺部风热, 清利喽罗咽嗌, 胸膈滞气及痛, 除鼻塞 。 (元素)
治寒呕(李杲 )
药方节录
治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 上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分温再服, 则吐脓血也 。 《金匮要略》桔梗汤
治痰嗽喘急不定:桔梗一两半 。 捣罗为散, 用孺子小便半升, 煎取四合, 去滓温服 。 《扼要济众方》
治喉痹及毒气:桔梗二两 。 水三升, 煮取一升, 顿服之 。 《千金方》
治牙疳臭烂:桔梗、茴香平分.烧研敷之.(《卫生易简方》)
治咽喉肿痛:桔梗过量, 水一升, 煎成半升, 温服 。 《本草纲目》
清肺化痰丸:成分:胆南星(砂炒)30g, 苦杏仁60g, 法半夏(砂炒)60g, 枳壳(炒)60g, 黄芩(酒炙)60g, 川贝母30g, 麻黄(炙)30g, 桔梗60g, 白苏子30g, 瓜蒌子60g, 陈皮60g, 莱菔子(炒)30g, 款冬花(炙)30g, 茯苓60g, 甘草30g 。 成效:降气化痰, 止咳平喘 。 用法用量:口服 。 水蜜丸每次6g, 大蜜丸每次1丸;日2次 。 [
运用留意
阴虚久嗽、气逆及咳血者忌服 。
《本草经集注》:畏白及、龙眼、龙胆 。
《药对》:忌猪肉 。 得牡蛎、远志疗恚怒;得消石、石膏疗伤寒 。
《本经逢原》:阴虚久嗽不宜用, 以其通阳气馁也 。
该品性升散 。 凡气机上逆、吐逆、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慎服 。 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吐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