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中毒!《2022年昆明市野生菌预警》公益宣传动画片来了

本文转自:昆明信息港
谨防中毒!《2022年昆明市野生菌预警》公益宣传动画片来了
又到了吃菌子的时节 。 野生菌虽然味道鲜美 , 营养丰富 , 却也“暗藏杀机" , 我们常常会见到有"吃菌子进医院后胡言乱语 , 看到小人人”之类的新闻出现在媒体上 。
那么究竟是什么野生菌食用后会中毒呢?为防范和减少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 , 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野生菌的相关知识吧!
什么是野生菌中毒
因食用或误食了含有毒素的野生菌 , 从而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 称为野生菌中毒 。
野生菌食用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 , 万-来不及就医 , 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 , 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 , 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 , 从而减轻中毒程度 , 防止病情加重 。 经过这些处理后 , 还要尽快转送医院诊治 。
野生菌中有哪些表现
轻度 头晕、动、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 。
中度 除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外 , 然后有烦躁、幻听、幻觉、安语等怪异行为 , 少数人还有迫害安想 , 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
重度 除轻度和中度症状外 , 还会引起多脏器损伤 , 特别是肝脏严重损伤 , 严重者会致死 。
当野生菌中毒的各类视频被社交媒体传播后 , 有部分网友产生了危险的好奇心 , 实际上 , 野生菌中毒的危害可远远不止出现幻觉这么简单 。 即使只是轻微中毒产生幻觉 , 对身体的损伤都可能是永久不可逆的 。
如何预防野生菌中毒
1.别盲目自信能自己拾菌
有毒野生菌和野生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 , 即使是野生菌专家也难以仅靠其外形特征就能确定品种 , 而是需要进行动物试验、化学分析、形态比较等多方面工作 。
2.不熟悉或不宜辨别的野生菌千万别吃
【谨防中毒!《2022年昆明市野生菌预警》公益宣传动画片来了】就算经常拾菌的村民也不能盲目自信自己的辨别能力 , 常在市区居住的市民就更不要仅凭图片等资料就去尝试自己采摘野生菌来食用 。 购买野生菌不仅要去正规市场购买 , 购买时也应该再检查下 。
3.吃菌也别吃太多太杂
食用野生菌时注意不能吃太多 , 也不能连续几天都吃菌 , 避免微量毒素积累导致出现中毒症状 。 也不能吃杂菌 , 避免加工过程中会因混合产生毒素 。
4.吃菌子最好不饮酒
酒精可促进毒素吸收 , 也可能与菌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毒素 。 野生菌中毒救治过程中 , 饮酒后野生菌中毒的症状往往更严重 。
未加工前先给菌拍张照
因为野生菌在加工过程中 , 已经改变了形态和颜色 , 因此当中毒出现后就算带着熟的菌子或呕吐物 , 医生和野生菌专家也很难辨别出“凶手”到底是什么品种 。 因此比较保险的做法是 , 在野生菌加工前拍一张照片留存 , 以防万一 。
野生菌中毒了怎么办
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 , 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2.等候医疗救助期间请及时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