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波斯紫罗兰栽培技术


波斯紫罗兰栽培技术通常情况下波斯紫罗兰在2至5月播种 , 发芽适温20至26℃ , 发芽需光 , 在发芽室中4至9天即可发芽 。 生长适温为18℃左右 , 育苗期为7至8周 , 上盆后8至11周开花 。 生长期十分耐光照;但夏季强光下应注意遮荫 , 强光集中照射将使某些品种枯萎 。
一、种苗生产中各个生长期的技术要求:
第一阶段:从播种到胚根长出(要4至9天)
播种后无需覆盖 , 适宜基质温度20至26℃ , pH值5.0至5.5 , EC值小于0.75 , 发芽期应始终保持基质湿润 , 但绝不能饱和 。
第二阶段:到第一片真叶出现(需11至16天)
基质温度保持在18至24℃ , 湿度中等 。 但为了使种子发芽良好 , 浇水前需让基质轻微干燥 。 基质pH值5.2至5.6 , EC值小于1.0 。 光照应充足 , 但避免夏季强光直射 。 当子叶完全展开后 , 施用硝酸钾或硝酸钙 。 全苗后用广谱性杀菌剂甲基托布津灌根或喷雾 , 防治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 。
第三阶段:到成苗(需21至28天)
最适基质温度16至24℃ , 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80% , 光照充足 。 浇水前使基质干透 , 但避免植株永久性萎蔫 , 这样有利于根系生长 。 基质pH值保持在5.2至5.8 , EC值小于1.5 。 本阶段交替施用硝酸钾或硝酸钙肥料 。 施肥可与浇清水交替进行 , 以控制植株高度 。 注意防治线虫和地种蝇等植物根部虫害 , 可用克线膦、氧化乐果等农药灌根 。
第四阶段:炼苗(需7天)
基质温度控制在14至20℃ , 空气相对温度小于70% , 浇水前使基质充分干透 。 基质pH值保持在5.2至5.6 , EC值小于0.75 。 在植株不缺肥的情况下 , 每周施用一次含硝酸钾或硝酸钙肥料 。
二、波斯紫罗兰成品花栽培技术要点:
土壤:波斯紫罗兰适宜种植在腐殖质含量45至65%的轻质泥炭土中 , 土壤需轻微肥沃 , 结构疏松 , 不良的空气条件易导致根部问题 。 土壤pH值为5.0至6.5 , EC值1.5至2.0 , pH值过高会导致营养元素缺乏症的出现 。
水分:生长期应经常保持植株有规律地湿润 , 但避免浇水过多 , 否则易导致根部病害 。 浇水最好从下面渗入 , 这样可保持基质表面较长一段时间干燥 , 可有效减少地种蝇和黑蝇等虫害的威胁 。
肥料:只需施少量硝酸钾或硝酸钙 , 施用可与浇清水交替进行 。
光照:波斯紫罗兰开花需一定数量的光照 , 并十分耐光照 , 但光强超过75000lux时需遮荫 , 否则植株生长不良 。
生长调节:大约在上盆后3周开始使用生长调节剂 , 可用B9、Alan、A-Rest等 , 处理中的需要程度因品种而异 , 但必须重复使用 。
病虫害:易发生病害有根腐病和灰霉病等 , 可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根腐病 , 灰霉病则用5%朴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至2000倍液防治 。 虫害有蚜虫、蓟马、潜叶蝇等 , 分别用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3000倍液 , 75%辛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注液防治 。
【【栽培】波斯紫罗兰栽培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