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能活多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40年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预后好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如果控制好的话可以长期生存 。
谁知道得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人最长的寿命是多少?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细胞增多为主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增多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 总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 , 临床表现皮肤红紫、头昏、头晕、头痛、高血压、肝脾肿大 , 严重患者可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出血、梗塞等 。

??一、临床表现:患者多为中年或老年 , 男性多于女性 。 起病缓慢 , 可在病变若干年后才出现症状 。 有的在偶然查血时才被发现 。 临床表现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血(红细胞)总容量增多 , 血液粘滞度增高 , 导致全身各脏器血流缓慢和组织缺血 。 早期可出现头痛、眩晕、疲乏、耳鸣、眼花、健忘等类似神经官能症症状 。 以后有肢端麻木与刺痛、多汗、视力障碍、皮肤瘙痒及消化性溃疡症状 。 本病嗜碱粒细胞也增多 , 嗜碱颗粒富有组胺 , 大量释放刺激胃腺壁细胞 , 可导致消化性溃疡 , 刺激皮肤有明显瘙痒症 。 由于血管充血 , 内膜损伤 , 以及血小板第3因子减少、血块回缩不良等原因 , 可有出血倾向 。 在血管性症状方面 , 约半数病例有高血压 。 Gaisbock综合征指本症合并高血压而脾不大 。 当血流显著缓慢尤其伴有血小板增多时 , 可有血栓形成、梗塞或静脉炎 。 血栓形成最常见于四肢、脑及冠状血管 。 严重的神经系统表现有瘫痪等脑血管损伤引起的症状 。

??患者皮肤和粘膜显著红紫 , 尤以面颊、唇、舌、耳、鼻炎、颈部和上肢末端(指趾及大小鱼际)为甚 。 眼结合膜显著充血 。 统计资料显示约有79.9%患者肝肿大 , 部分系因充血所致 , 大多为轻度 , 后期可导致肝硬变 , 称Mosse综合征 。 87.8%患者有脾大 , 大多较明显 , 可发生脾梗塞 , 引起脾周围炎 。
??二、辅助检查:
??血象:血红蛋白≥180g/L(男) , ≥170g/L(女);红细胞计数≥6.5×1012/L(男) , ≥6.0×1012/L(女) 。 白细胞计数>12.0×109/L(无发热及感染) 。 血小板计数>400×109/L 。
??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 , 粒、红及巨核细胞系均增生 , 以红系增生显著 。
??红细胞容量增加:51Cr标记红细胞法:男>39ml/kg , 女>27ml/kg 。
??红细胞压积增高:男性≥55% , 女性≥50%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100(无发热及感染) 。
??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92%) 。 血清维生素B12增高(>666pmol/L)

??三、诊断要点:

1.临床有多血症表现 。

①皮肤、黏膜呈绛红色 , 尤以两颊、口唇、眼结合膜、手掌等处为著 。

②脾肿大 。

③高血压 , 或病程中有过血栓形成 。

2.血红蛋白测定及红细胞计数明显增加 。

①血红蛋白:男性>180g/L、女性>170g/L;

②红细胞计数:男性>6.5X10^12几、女性>6.0X10^12/L 。

3.红细胞压积增高:男性≥0.54;女性≥0.50 。

4.无感染及其他原因而白细胞计数多次>11.0X10^9几 。

5.血小板计数多次大于300X10^9/L 。

6.骨髓象示增生明显活跃 , 粒、红与巨核细胞系均增生 , 尤以红系细胞为显著 。

7.能除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 特别是由于心肺功能不全 , 肾、肝、小脑及妇科肿瘤等所致者 。 此外病史中要注意有无嗜烟癣 , 是否居位高原地区 , 有无遗传性疾病等 。

?? 四、鉴别诊断

??应与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心肺疾博?异常血红蛋白病;某些肿瘤(肾上腺样瘤、肝癌、肾癌等)、囊肿和血管异常引起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鉴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