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情绪疗法适用于哪些人( 二 )


1939 年起 , 他开始研究性、爱、婚姻和家庭关系等问题 , 当时并未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他年仅25 岁 。 在涉足这些领域后 , 他又花了两年时间阅读了有关这些研究课题的约1万篇论文和著作 。 然后发现 , 自己能够对那些有着性或爱的心理障碍者提供咨询了 。
为了获得咨询资格开始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心理学 , 分别于1943 年与1947 年获得该校临床心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 在获得博士学位后 , 本希望成为临床心理学家 , 但因其缺乏医学背景而遭医疗机构拒绝 , 后来有机会受聘于卡伦·霍妮学院 , 与C.R.赫尔伯格合作才如偿所愿 。 在1949-1953 年间 , 通过实施精神分析 , 他对精神分析的有效性开始产生怀疑 , 并由此成为反对精神分析的主要人物之一 。 在 1953-1955 年间 , 他曾尝试过各种其他方法 , 用以取代精神分析 , 终于 , 在1955 年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 那就是在咨询和治疗领域影响极大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 简称 REBT) 。
理情行为疗法是由艾利斯于 1955 年所创的理性治疗发展而来 。 最初他所用的名称为理性治疗(Rational Therapy , 简称 RT) , 到了 1961 年才改为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 简称 RET) , 直到 1993 年艾利斯又将理性情绪疗法更改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 因为他认为理性情绪疗法会误导人们以为此治疗法不重视行为概念 , 其实艾利斯初创此疗法时就强调认知、行为、情绪的关联性 , 而且治疗的过程和所使用的技术都包含认知、行为和情绪三方面 。 他曾出版过许多富于创造力的、很受欢迎的论著 , 尤其是在本世纪 60 年代 , 他有好几本著作(例如《性无罪》等)的销售量高达几百万册 , 从而使他的合理情绪疗法得以普及 。 艾利斯是精力充沛而多产的人 , 也是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内著作最丰富的作者之一 。 在忙碌的专业生涯中 , 他每星期会晤八十个个别治疗替诊者 , 指导五个治疗团体 , 每年对专业人员与大众做两百场演讲与讲习 。 他已出版了五十多本书籍七百篇以上的文章 , 内容大部分以理情行为治疗法的理论与应用为主 。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 , 也是非理性的 。 因此在人的一生中 , 任何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上述某些非理性观念 。 只不过这些观念在那些有严重情绪障碍的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强烈 , 他们一旦陷于这种严重的情绪困扰状态中 , 往往难以自拔 , 这就需要对之应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治疗 。
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就是减低求助者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 , 使他们在治疗结束后能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自责倾向)和敌意(责他倾向)去生活 , 进而帮助他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 。 这个目标包含了两层涵义 , 首先是针对求助者症状的改变 , 即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困扰与不良行为的后果 , 这称为不完美目标;另一方面的涵义是着眼于使求助者产生更长远、更深刻的变化 。 它不仅要帮助求助者消除现有症状 , 而且也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减少其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在以后生活中出现的倾向性 , 这称为完美目标 。 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帮助求助者改变他们生活哲学中非理性的成分 , 并学会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