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如何,试述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四 )


2.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有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 。
二、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和互相补充关系 。
1.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关系主要表现在:
①法律和道德都把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自己的行为规则来要求 , 使之得到强化 。
②社会主义法律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某些要求法律化 , 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 并运用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 。 我国法律把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规则的行为用法律来加以制裁和打击 。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德把“遵纪守法”作为社会美德来倡导 , 对破坏法纪的行为加以谴责 。
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补充 , 主要表现在:
社会主义法律所没有或难以涉及的地方 , 社会主义道德却能发挥作用 。
三、提高道德水平有助自觉守法、护法 。
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提高了 , 就会转变守法观念 , 变“要我遵守”为“我要遵守” 。 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 , 有助于人们更自觉地与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
如何看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道德是法律的理论基础 。
道德理论、理念、观点、学说是法律理论、理念、观点、学说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 没有道德理念、思想的更新和发展 , 没有道德理念、原则、信条不断地转化为 法律理念、原则、规定和规范 , 就没有法律理论、法律规定、法律制度的更新和发展 , 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大厦的坚实地基 。
2、道德是法律的价值基础 , 是判断、评价法律的价值尺度 。
道德是衡量良法与恶法的标准 ,  是引导人们进行法律制度、 法律秩序建设和改革的指针 。 没有道德及价值观念体系作为基础 , 法律就缺乏内在支柱 , 它的合法性将最终失去 。
3、道德是法律运作的社会基础 。
法律权威、力量、合法性的发挥和实现是建立在道德这一基石之上的 。 法治的形成和实现都离不开道德信念的支持 , 人们的道德水平越高 , 守法的程度也 越高 , 选择法律所认可的合法行为的程度也越高 。
在具体的法律运作过程中 , 人们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水平的高低 , 特别是法官、律师、检察官、警察的道德信念、原则、水平的状态 ,  直接影响法律的实施和实现 。
4、道德是法律的补充 , 它具有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 。
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 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
法律的外延是一种社会规则 , 法律的内涵则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
通常来说 , 具有一定的强制力 , 是作为法律的必备要素 。 但是 , 也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款都必须要有强制力才行 。 因为 , 法律不仅仅具有规范性作用 , 同时也具有引导性作用 。 也就是说 , 法律不仅仅可以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 , 还可以倡导性地引导人们“最好做什么” 。

道德也是一种规范 , 不仅规范人们的行为、还可以规范人们的思想 , 而法律只是行为层面的规范 。 比如说 , 张三看见李四觉得不顺眼 , 心里想 , “真想把他狠狠打一顿!”这是一种不好的想法 , 属于道德层面的问题 , 最多也只是不道德 , 与法律无关;但是 , 如果张三真的去狠狠打了李四一顿 , 那么 , 就属于法律层面的问题了:如果打得比较轻 , 可能属于治安管理法调整的范围;如果构成轻伤或者重伤 , 则就涉嫌故意伤害的刑事犯罪 , 可能就会受到刑法的约束、受到刑罚的制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