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如何补,酸的补气虚吗( 四 )


人参
性温 , 味甘微苦 , 为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气中药 , 也是众人皆知的补气食物 , 它能大补元气 。 《药性论》中说它补五脏气不足 。 《医学启源》还认为 , 人参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 , 短气、少气 , 补元气 。 气虚者食用人参 , 颇有功效 , 对气虚兼有阳虚或脾虚或肺虚者 , 食之更宜 。 同样的道理 , 党参和太子参也有人参相同的作用 , 也适宜气虚体质服食 。 《医学衷中参西录》亦云:能补助气分 , 并能补益血分 。 故气虚者宜食 。 由于西洋参性偏凉 , 且有养肺阴和降虚火作用 , 所以 , 对气虚而兼有肺阴不足者更为适宜 。
黄芪
性微温 , 味甘 , 也是中医极为常用的补气中药 , 是民间常用的补气食品 。 不少医书都称黄芪补一身之气 。 《本草求真》认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 , 是以有耆之称 。 根据医家习惯 , 黄芪常与党参或太子参或人参同服 , 则补气之力愈佳 , 气虚体质食之更宜 。
气虚的人怎么补? 气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 , 或后天失养 , 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 , 或久病不复 , 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 , 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 从病发原因、症状和脉象来对照现代医学 , 气虚同现代医学概念“亚健康”极为相似 。 亚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阴阳气血不足 , 五脏功能低下 , 也与元气不足、气虚相符 。 在调治上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诊治的原则和方法 , 进行心、肝、脾、肺、肾整体调理 , 使机体有规律地自我更新、自我复制、逐渐恢复元气 , 也就把亚健康状态转化为健康 。
气虚应该如何补? 阳虚: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 。 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 , 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 , 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 。 常见的有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 。 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 阳气虚弱宜适当多吃一些温肾壮阳的食物 。 常用补阳的食物可选用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等)、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 , 这些食物可补五脏 , 添髓 , 强壮体质 。
阴虚: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 。 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 , 故称阴虚 , 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 。 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 , 两者常互相影响 。 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 阴虚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 , 以滋阴潜阳为法 。 常选择的食物 , 如糯米、绿豆、藕、马兰头、大白菜、黑木耳、银耳、豆腐、甘蔗、梨、西瓜、黄瓜、百合、山药、乌贼等 。 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 , 都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