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闯出乡村振兴新模式

本文转自:云南网
勐腊县瑶区瑶族乡沙仁村委会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产业支撑实践中 , 通过培养致富带头人、发展糯包谷全产业链以及有效借力驻村工作队 , 出实招、打重锤 , 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良好开局 。
带头人 带好头
5月17日 , 勐腊县瑶区瑶族乡王四老寨“西双版纳福周茶叶专业合作社”社员周军向沙仁村委会捐赠3000元人民币 , 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 。 这是沙仁村委会辖12个村小组致富带头人首次现金捐赠 。 “我一直都想为自己所在的王四老寨做点什么 , 去年8月 , 我和其他有共同致富目标的兄弟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 , 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着寨子的村民们好好干 。 这次捐款也是想在疫情期间为咱们村的集体经济贡献一点微薄力量 。 ”作为合作社的4位社员之一 , 周军的话语坦诚谦逊 。
【“内外兼修”闯出乡村振兴新模式】
“内外兼修”闯出乡村振兴新模式
西双版纳福周茶叶专业合作社覆盖整个王四老寨35户人家、144名村民 , 主营“弓玛箐”古树茶、小树茶 , 也是沙仁村委会唯一的古树茶片区 , 年产古树茶干茶600公斤 , 小树茶干茶2000公斤 , 对于沙仁村委会的茶产业有着致富带头的标杆性作用 。
干实事 绘蓝图
去年6月 , 瑶区乡政府班子、省总工会驻瑶区乡工作队、沙仁村委会到勐仑镇三山食品公司和勐腊县婉娜塔妮食品公司考察糯玉米加工 , 随后厂家派技术人员进沙仁寨现场指导村民 , 由村委会干部牵头自费租地买种试种糯玉米 。 从起初的17户村民种下33亩糯玉米地 , 到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陆续加入 , 迄今仅一期的合计收益近5万元 。
糯玉米的集中种植 , 为沙仁村委会带来了新的机遇 , 不断有其它糯玉米加工厂主动对接业务 , 糯玉米种植也完成了从“被动的产业雏形”到“主动的挑选市场”的蜕变 , 村民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满满 。
借外力 自发展
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 产业发展是再苦再难也绕不开的路 , 也是省总工会驻村工作队着力解决的难题 。
“内外兼修”闯出乡村振兴新模式
省总工会投资20万元的云岭牛 , 作为村委会集体经济 , 今年5月开始分红;投资50万元的烤房、仓库及硬化路路 , 也作为村委会集体资产 , 开始盘活使用;还有红心柚的种植 , 罗氏虾的试养殖 , 林下种植的探索 , 橡胶收割生产路、水面桥的建设 , 茶产业的实地调研 , 等等 。 在现有产业基础上 , 省总工会驻村工作队结合瑶区乡实际 , 因地制宜创新思路重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 , 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激发农户生产活力 , 让深得民心的本土种植业既能落到实处、也能做得长远 。 从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后续建加工厂的规划设想 , 到人才培养、产业帮扶 , 不断思考、积极谋划 , 着眼于产业打造的“温和放量” , 不急不躁、不慌不忙 , 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
同时 , 工作队与村委会班子一同努力 , 锻强村级党组织 , 内生外援双向发力 , 打造带不走的工作队 , 逐步从驻村干部“唱主角”转变为本土干群“站C位” , 力求在未来真正形成“产业自主造血”能力 , 沙仁村的产业发展蓝图正在缓缓展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