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患儿最后时光的守护人:希望每次道别都不留遗憾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陪伴患儿最后时光的守护人:希望每次道别都不留遗憾
浙大儿院血液肿瘤科护理团队 。 浙大儿院供图
浙大儿院血液肿瘤科护理团队 。 浙大儿院供图
中新网杭州5月12日电(张煜欢 胡子裕)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 。 浙大儿院血液肿瘤科副护士长王燕青和同事们一直觉得 , 自己是很“特别”的护士 。
如今 , 虽然血液病患儿的治愈率越来越高 , 但依旧有小部分或因为恶性程度高 , 或因疾病复发等最终不治 。 “这些孩子早早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 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多年来 , 王燕青与同事见证了太多家庭的失望陨落 。 因此 , 他们多年来默默做着一件事——小儿安宁疗护服务 。
“肿瘤科医护人员 , 是与死亡接触最多的人群之一 , 经常可以看到生命的脆弱 , 也非常了解这些家庭对安宁疗护的渴望 。 ”王燕青说 , 于是 , 护士们多年来志愿为这些家庭提供上门护理、死亡教育、心理支持和网络咨询等安宁疗护服务 。
一个叫南南(化名)的孩子令王燕青难以忘怀 。 只有7岁的他不幸患上恶性淋巴瘤 。 在化疗八个疗程后 , 病情仍不可逆转地恶化 , 孩子失去了视力 , 面部也瘫痪了 , 到后来肿瘤转移到骨头 , 寝食难安 。
“妈妈 , 我是不是治不好了?”南南这样问妈妈 。 听见这句话从一个如此稚嫩的孩子嘴里说出 , 王燕青和在旁的同事不禁湿了眼眶 。
为了给南南看病 , 一家人专门从外地来到杭州 , 租住在医院不远的出租房里 。 在被告知南南病情已无法逆转后 , 妈妈难过地将南南带回了出租屋 。
紧接着 , 王燕青主动和南南妈妈加了微信 , 好帮其解决各种问题 , 并期望通过日常接触引导 , 让南南和家人们的最后相处时光不留遗憾 。
“南南最怕孤单了 。 ”在病房时 , 南南妈妈就曾向王燕青主动吐露心声:“孩子眼睛还能看到的时候 , 最喜欢望向窗外 , 喜欢看窗外来来往往的人群、听汽车喇叭的嘟嘟声 。 这一切仿佛都让南南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 ”
王燕青心里一直记挂着南南的心愿 。 后来 , 她抽空和同事们一起去看望了南南 , 给他带去了故事书和自己亲手做的棒棒糖 。
冷冷清清的出租房顿时热闹了起来 , 南南高兴极了 。 王燕青推着车 , 把南南带到了杭州一条热闹的马路上 , 陪他感受车水马龙与人群的喧嚣 。 那一刻南南开心地咧开了嘴 , 仿佛忘记了病痛 。
但随着病情越来越重 , 南南最终还是匆忙地走了 。 “感谢护士们陪伴我们走过最痛苦的一程 。 ”南南的妈妈说 。
如何才能让这场分别不留遗憾?王燕青认为 , 每次道别 , 都要有道歉、道谢 , 以及道爱 。
“有的孩子病了很久 , 但突然有一天就走了 , 家人根本来不及说出想说的话 , 常常为此难以释怀 。 所以 , 我们要提前引导爸爸妈妈向孩子表达情感 , 同时也引导孩子对爸爸妈妈表达爱和感谢 。 ”王燕青说 。
她说 , 不少孩子在疾病晚期已很难使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了 , 这时她和同事们会引导孩子用肢体进行表达 , 比如如果想对爸爸妈妈说一声爱 , 就抬抬手 , 如果想对爸爸妈妈说一声感谢 , 就点点头 。
作为一名护士长 , 王燕青平时工作十分繁重 , 但她与伙伴们依然数年如一日志愿做安宁护理 。
【陪伴患儿最后时光的守护人:希望每次道别都不留遗憾】“我是一名护士 , 同时也是一位母亲 , 让孩子在最后的时光感受到爱 , 让家长尽可能不留遗憾 , 做到生死两相安 , 是我们的宗旨 。 ”王燕青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