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知识|水泥怎么做的,ps怎么做水泥路面( 四 )


水泥是怎么做的? 水泥的制作方法如下:
硅酸盐类水泥的生产工艺在水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 , 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 , 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 , 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 , 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 。
水泥生产随生料制备方法不同 , 可分为干法(包括半干法)与湿法(包括半湿法)两种 。
①干法生产 。 将原料同时烘干并粉磨 , 或先烘干经粉磨成生料粉后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 。 但也有将生料粉加入适量水制成生料球 , 送入立波尔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 , 称之为半干法 , 仍属干法生产之一种 。
新型干法水泥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指采用窑外分解新工艺生产的水泥 。 其生产以悬浮预热器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 , 采用新型原料、燃料均化和节能粉磨技术及装备 , 全线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 , 实现水泥生产过程自动化和高效、优质、低耗、环保 。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 , 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 , 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为核心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设备率占95% , 中国第一套悬浮预热和预分解窑1976年投产 。 该技术优点:传热迅速 , 热效率高 , 单位容积较湿法水泥产量大 , 热耗低 。
②湿法生产 。 将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浆后 , 喂入湿法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 。 也有将湿法制备的生料浆脱水后 , 制成生料块入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 , 称为半湿法 , 仍属湿法生产之一种 。
干法生产的主要优点是热耗低(如带有预热器的干法窑熟料热耗为3140~3768焦/千克) , 缺点是生料成分不易均匀 , 车间扬尘大 , 电耗较高 。 湿法生产具有操作简单 , 生料成分容易控制 , 产品质量好 , 料浆输送方便 , 车间扬尘少等优点 , 缺点是热耗高(熟料热耗通常为5234~6490焦/千克) 。
水泥的生产 , 一般可分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制成等三个工序 , 整个生产过程可概括为“两磨一烧” 。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 加水搅拌后成浆体 , 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 , 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 cement一词由拉丁文caementum发展而来 , 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 。 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 , 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 , 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 , 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 。 长期以来 , 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 , 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
水泥是用哪些原料怎么做成的 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80%~90% , 为质量分数 , 以下同)、粘土(10%~15%)和铁矿粉(1%~2%) 。 为了控制凝结速率) , 还要在熟料中加入3%以下的石膏 。

(1)水泥生料煅烧成熟料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混合生料进入回转窑的上端 , 受热到100℃时 , 主要是水分蒸发 , 这一段叫干燥带 。 干燥的生料继续在窑中前进 , 在与更热的气体相遇时 , 被加热到600℃左右 , 这时发生有机物燃烧和高岭土脱水 。 此时 , 由于粘土可塑性减低 , 块料粉碎成粉料 , 这一带叫做“预热带” 。
温度升高到900℃ , 石灰石发生分解 , 生成的CaO和粘土组成里的二氧化硅、氧化铝开始发生固态反应 , 这一段叫“分解带” 。 当温度升高到1100℃以上 , CaO和酸性氧化物的反应大为加快 , 反应主要是:

3CaO+Al2O3—→3CaO·Al2O3(铝酸三钙)(1200℃时)
这一段叫做“煅烧带”或称“放热反应带” 。
温度到达1400℃左右 , 窑内物料开始烧结 , 部分开始熔融 。 这时硅酸二钙仍保持为固态 , 它熔于熔融液里 , 与游离的CaO继续反应生成硅酸三钙(3CaO·SiO2) 。 硅酸三钙以微小的结晶析出 , 即成熟料 。 这一段称为“烧结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