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走架打手 冯志强论太极拳

一、的性质
内以修身 , 外以致用 , 这是所有中华本义的两大要素 。 一类是外功拳 , 也称外家拳;一类是内功拳 , 也称内家拳 。 以力运气的运动称为外功拳 , 主要特征是以外为主 , 由外动到内动 , 力求以快制慢 , 先发人制人 , 力由外变 。 以意运气的运动称为内功拳 , 主要特征是以内为主 , 由内动到外动 , 力求以静制动 , 舍己从人 , 劲由内换 。
是中国人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下来的一种集易经、内经、拳经于一炉 , 融、保健、技击于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和瑰宝 。 它综合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武术 , 导引术和吐纳术 , 吸取了中国古代太极阴阳学说和祖国医学的精华 , 使之成为整体的、内外统一的内功拳术 。 换言之 , 太极拳是太极阴阳哲理与武术气功相结合的产物 , 是一种以意运气、以内为主的内功拳 , 是一种动静相兼、体用兼备的拳家内功 。 今天 , 我们在认识上 , 要恢复太极拳的武术本义和内功拳的原来面貌 , 要恢复太极拳“拳功合一 , 体用兼备”的传统练法;同时要重新研究太极拳的竞技内容和方法 , 变套路竞赛为技击竞赛 。 在措施上 , 要杜绝空架子、花架子 , 不使太极拳这一中华武术瑰宝流于形式 。
二、太极拳的功能
太极拳运动具有多方面的显著功能 , 如:
(1)具有风格独特的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舍己从人、顺势借力 , 四两拨千斤的技击功能 。
(2)具有防病治病、卫护表里、调和阴阳的医疗保健功能 。
(3)具有自我调控生理与心理、提高生命质量、清静少欲、益寿延年的养生功能 。
(4)具有内壮五脏、外强筋骨、提高体能、增强体质的强身功能 。
(5)具有防止脑功能退化、保养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记忆、开发智力的益脑功能 。
(6)具有补充气血亏损和肾精亏损、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抗衰防老功能 。
(7)具有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愉悦心情、寓拳于乐的精神调养功能 。
(8)具有提高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神经系统的灵敏协调功能和重心平衡功能 。
(9)具有消除疲劳、安定情绪、舒畅身心、放松精神的运动休闲功能 。
(10)具有东方文化韵味和艺术表现特点的形体语言表现功能 。
(11)具有入世、做人、处事、完善自我的修心养性功能等 。
三、太极拳修炼内容
太极拳运动主要由三个组成部分:太极内功 , 太极拳架和太极推手 。 三者结合练习才是拳功合一、体用兼备的完整练法 。 拳以功为本 , 功以拳为用 , 用以拳功为根 , 相辅相成 , 缺一不可 。 如果只练拳架不炼内功 , 没有先天混元气这一物质基础 , 太极拳的意气运动就成了一句空话 , 太极拳的刚柔内劲就无法形成 。 如果只练拳架不练推手 , 就不能体验太极阴阳易变之理 , 无法理解太极十三势的真正内涵 , 无法验证自己拳架正确与否 , 失去了武术本义 , 太极拳也就成了“太极操” 。
四、太极拳主要练什么
培养丹田混元气 , 是练太极拳之根本 。 练太极拳全凭丹田之气发动肢体运动 。 没有充足的内气 , 武术的威力也就发挥不出来 , 不炼好先天之气 , 单凭后天之气和原始体力是不可能真正练好太极拳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