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松腰有捷法 马长明老师与初学者聊太极

马长明老师 , 系某高等学府太极协会秘书长 。 习练太极多年 , 且热心于中华瑰宝---的推广与传播 。 马老师除了对习练太极颇有感受和心得外 , 对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颇有研究 。 其“与初学者聊太极”一文 , 对初学者有较大的帮助 , 在此分四次转载 , 供拳友们学习参考 。
与初学者聊太极之一
1、问:我打算学练太极拳 , 不知应选哪一式的为好?答:太极拳有五大流派 , 每一流派又有不同风格的门派 , 可以说可供初练者选择的余地是很大的 。 正因为门派多 , 使有的初学者感到无所适从 , 不知道该选哪一式为好 。 其实不论是哪一式太极拳 , 它们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都是一样的 , 只要坚持不懈认真练 , 锻炼的效果差别不是很大 。 究竞选哪一式 , 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 第一、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性格、爱好、身体条件作选择 。 一般来说 , 陈式太极拳动作相对快速 , 拳架开展 , 比较潇洒美观 , 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 就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太极拳也是以陈式太极拳为基础的 。 但这一式太极拳比较适合年轻人练习 , 如果你的年龄在中年以上 , 又没有武术功底 , 选择练这式拳会感到困难重重 , 动作老是做不到位 , 时间一长容易失去信心 。 除陈式以外的各式太极拳大多比较舒缓 , 适合各年龄段的人练习 。 第二、要寻找明师 。 所谓明师是指明了拳理拳法 , 懂得训练方法 , 掌握有效训练手段 , 会因人施教的老师 。 明师不一定是名师 , 反过来 , 有名的不一定是明师 。 当然 , 既是明师又是名师是最好了 , 如果有缘遇到明师加名师的大师 , 一定不要错过 , 紧紧跟随其练拳定能受用一辈子 。 第三、太极拳是内家拳 , 练起来难度比较大些 , 它的特点就是要用内心去体验 , 除了老师指点外 , 拳友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也必不可少 。 在作出选择之前 , 可以看看自己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们都在练什么拳 , 如果大家都练同一种拳 , 交流起来共同语言比较多 , 有空闲时可以相互磋一下拳艺 , 不仅进步较快 , 而且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
2、问:练拳的运动量如何掌握?答:俗话说:“曲不离口 , 拳不离手” , 就是说拳要常练 , 才能练出来 。 太极拳每天最好能练拳三次 。 如果条件不允许 , 至少也要做到每天练拳一次 。 如果练拳次数和时间太少 , 健身效果就很差 。 初练者在最初的一、二个月内 , 不要追求一定要达到多少运动量 , 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 , 适当地调整练拳时间 , 以不感到过分疲劳为度 , 不要过于勉强 , 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 逐渐增加运动量 。
3、问:每天什么时间段练拳比较好?答:练拳时间的选择应遵循二个原则 , 一是人在一天中感到最舒适的时候 , 空气最清新的时候 。 具体说来 , 冬季应选择9时至l 8时为宜此时阳光普照 , 大地阳气上升 , 空气清新 , 在这个时段练拳人感到舒垣、容易放松;夏季应选择早晚相对阴凉的时候 , 即早晨6时至8时旭日初升之时 , 下午16时至20时日光西沉的时候 , 此时气温不像中午时那样逼人 , 空气尚属清新 , 这个时段练拳相对阴凉一些 , 不易中暑;春 , 秋两季由于气候宜人 , 可根据上述两个原则 , 灵活作安排 。 古时候 , 有“闻鸡起舞”之说 , 也有“冬练三九 , 夏练三伏”之说 , 这些鼓励勤学苦练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 但以太极拳习练心身放松的要求来看 , 是有所相悖的 。 我以为 , 练功的目的不同 , 所采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 比如练功是为了苦练杀敌本领 , 是为了应对恶劣的生存环境 , 那么上述的说法一点都不错:如果练功主要是为了健身 , 为了提高健康水平 , 那么就不要自己为难自己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