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如水 太极拳和气功的区别?能否相辅相成

不是, 是拳术 。 有人把练习要求“心静”、“动作与呼吸相结合”看成是, 这是错误的 。 拳主要是一种锻练身体的运动项目, 它和拳等同属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 现将拳和气功的不同特点分述如下: 一.太极拳以“动”为主, 它是由许多优美的姿势组成的拳路 。 气功则以“静”为主, 虽然采取的形式分坐功、站功及卧功等, 但在运用这些形式的时候, 必须达到“入静”的要求 。 二.练习太极拳时, 要求“精神内敛, 思想集中”, 要在“动中求静” 。 练气功时, 要求呼吸延长, 在呼吸的影响下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新陈代谢的作用 。 如练气功的静坐时, 从表面上看很安静, 但其身体内部却引起了各种生理活动, 这就是“静中求动” 。 三.练习太极拳, 要求动作与呼吸自然结合 。 由于太极拳有大小屈伸, 这就有可能影响到运动时的换气量不堪一致 。 而气功的呼吸方式虽分正呼吸、逆呼吸和自然呼吸等, 但不论采用哪种呼吸方式, 其呼吸都有规律, 都要均匀, 不结合动作 。 四.太极拳有健身, 却病及技击三种作用, 而气功则只有健身及却病的两种作用 。 对医治某些慢性病(如胃溃疡、胃下垂、高血压等)来说, 气功的疗效较高, 所以管它叫做“气功疗法”;而太极拳只能当作一种“医疗体育” 。 太极拳和气功同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 既然都有健身和医疗价值, 那就可以同时采用, 互取所长 。 练气功(如静坐)虽能通过特定形式的呼吸, 促进血液循环, 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 但身体必竟缺乏活动, 不能锻练筋骨肌肉 。 为弥补这一缺点, 凡练气功的人都可以练太极拳, 以使身体各部位都有活动的机会 。 而施用气功疗法的患者多不适合做剧烈运动, 因此, 这些患者可采用练太极拳作为医疗体育的辅助运动是适宜的 。 实践也已说明, 把太极拳作为气功疗法的辅助运动效果很好, 两者结合能够大大缩短医疗过程 。 反之, 练习太极拳虽然要求”心静“, 但对大脑皮层的抑制作用不如气功效果好 。 健康无病的人, 由其是脑力劳动者或老年人, 兼修这两种, 对于健身、防病也都有很大的帮助 。

的核心是水文化, 根据自身所达到的不同程度, 不同练习者会有各种角度以及不同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 为何要将身体练的如水一般, 老师对此为我们初学者做了一系列浅显易懂的说明和比喻, 我的理解有这么几层意思 。 一, 水具有整体性 。 它的整体性体现在当我们平时放手进水里的时候, 实际上手不仅仅与和接触的这一小层水发生作用, 和远处的水也同时发生作用, 只要它们是连着的 。 也是我们常说的水这边按下, 那边起来 。 体现在推手上, 使身体成为象水一样的整体, 就可以在与对方搭手时, 不仅在手这一点上和对方发生关系, 胳膊、腰、腿、脚后跟以及所有部位在那一刻都与对方搭上了线, 有了关联, 只要需要, 转腰、脚跟蹬地都随时可以瞬间与对方发生作用 。 二, 水的通透 。 水的整体性另我们可以将身体任何一个点上的变化瞬间作用于和对手接触的点上, 我们身体要做的, 就是无消耗传递这种作用 。 要做到无消耗, 除了周身整体之外, 还要将身体变得象水一样通透、纯净无杂质, 才能整个身体如水流, 通过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水分子之间的涌动象波浪一样来传递劲道, 饱满连贯, 中间没有任何阻碍和停滞 。 这必须通过练习松柔甚至虚无才能做到 。 松柔令身体百脉具通, 使身体紧凑, 敏感, 气行无碍 。 虚无是通透的更高境界 。 三, 水的柔性 。 水的柔性体现在它可以在动态中, 随就任何形式而变化不失其连贯性和整体性, 并且令你在参与这种作用的时候, 几乎感受不到冲突和阻碍 。 体现在推手上, 一来, 当对方进攻时, 要象水中容物一般让对方融进来, 不顶不扛, 随曲就伸,化解对方来劲引身落空 。 二来, 应象水流一般畅通无碍, 随就对方变化而动态变化, 无固定的模式, 随时可以随局势的变化做最优的选择 。 那么我们成为水, 如何对水里的对手发生作用呢, 老师举了一个例子, 说明如何让水产生排异的作用:当人刚开始站在齐胸高的水里时, 觉得很安全, 这时候如果在水里放入一巨物使得水瞬间深不可测, 刹那就高过了人的口鼻, 这一刻人就会瞬间失利 。 在水里放电也是如此, 在水里放电的一刻, 人会即刻失利 。 这两个比喻用来形容我们如何对对方产生作用, 我们既可以在平静时象水般让对手融入我们, 甚至令对方感受自然、舒适;又可以随时扭转局面, 通过意识(和功夫)的调节作用, 让我们如静水般容人的身体瞬间发生巨变, 成为带电之水, 覆舟之浪 。 “向水学习”, 是老子对世人的号召 。 老子极力推崇的“道”, 说不清, 恰好水这种物质, 具有“道”的种种属性, 故以水为演绎, 譬喻说法, 令人悟“道” 。 老子对水的性格赞誉备至, 简单把“水”作为了“道”的化身 。 所以荣师常说, 道家思想水文化, 以“道”来炼拳, 炼拳即修道 。 让我们一起顶戴大师的教诲 。 老子曰:上善如水 。 水善, 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矣 。 憨山大师注:此言不争之德, 无往而不善也 。 上, 最上 。 谓谦虚不争之德最为上善, 譬如水也, 故曰上善若水 。 水之善, 妙在利万物而不争 。 不争, 谓随方就圆, 无可不可, 唯处于下 。 然世人皆好高而恶下 。 唯圣人处之 。 故曰处众人之恶, 故几于道 。 几, 近也 。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 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 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希能及之矣 。 憨山大师注:天下之至坚, 非至柔不足以驰骋之 。 如水之穿山透地, 浸润金石是已 。 若以有入有, 即相触而有间 。 若以空入有, 则细无不入 。 如虚空偏入一切有形, 即纤尘芒芴, 无所不入, 以其虚也 。 若知虚无之有用, 足知无为之有益矣 。 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 以其无以易之也 。 故柔之胜刚, 弱之胜强, 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 憨山大师注:若水之柔弱, 人莫能料 。 莫能料, 故无以易之, 而卒莫能以取胜 。 此所以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 莫能先, 谓无有过于此也 。 世人皆以柔弱为不足取, 率轻易之 。 故天下皆知之而莫能行, 以柔弱为垢辱不美之称故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