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的养生知识 大寒是什么意思


大寒节气的养生知识 大寒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最后一个节气 。 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 , 解见前(小寒) 。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 , 上形于小寒 , 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 , 故谓大寒 。 ”这时寒潮南下频繁 , 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 , 风大 , 低温 , 地面积雪不化 , 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 。 常年大寒节气 , 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 , 华南大部分地区为5至10毫米 , 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 。 华南冬干 , 越冬作的这段时间耗水量较小 , 农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突出 。 不过“苦寒勿怨天雨雪 , 雪来遗到明年麦” 。 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 , 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 , 适时浇灌 , 对小麦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 这时期寒潮南下频繁 , 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相当冷时期 。
大寒节气的养生知识 大寒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 。 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 大寒正值三九刚过 , 四九之初 。 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 大寒养生 , 古有“大寒大寒 , 防风御寒 , 早喝人参、黄芪酒 , 晚服杞菊地黄丸” , 那大寒节气的养生知识有什么呢?
【大寒节气的养生知识 大寒是什么意思】精神方面:要保持心情舒畅
保持心情舒畅 , 心境平和 , 可使体内气血和顺 , 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 , 做到“正气存内 , 邪不可干” 。
所以在大寒时节 , 我们应安心养性 , 怡神敛气 , 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 。 尤其是老人 , 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 , 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 。
起居方面:早睡晚起 , 注意增添衣物防寒 。
现在的年轻人习惯性晚睡 , 尤其是网民们 , 到半夜更精神了 , 殊不知长此下去 , 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 现在年轻症状不明显 , 可能不太重视 , 等一旦症状明显了再注意 , 已经是亡羊补牢了 。
古语有云“大寒大寒 , 防风御寒” , 衣着一定要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 , 既要保暖防风 , 又要预防因为穿得太多出汗而引起感冒 。
睡前洗脚
俗话说“寒从脚起 , 冷从腿来” , 人的腿脚一冷 , 全身皆冷 。 入睡前以热水泡泡脚 , 能使血管扩张 , 血流加快 , 改善睡眠质量 , 对保健养生都有积极的意义 。 特别是那些深夜还在上网或伏案工作的人 , 在睡觉之前 , 用热水泡脚 , 缓解疲劳 , 预防寒冷的效果更明显 。
运动方面:日出后运动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 , 少闹一场病” 。 冬季活动、锻炼对养生有特殊意义 。 但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 , 日出之前的空气质量、气温都不适宜运动 , 最好等日出后再外出锻炼 。
大寒时节的运动还应注意运动强度 , 不宜过度激烈 , 避免扰动阳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