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时出现心慌怎么办? 练气功的禁忌

练的禁忌

1.忌气恼、烦躁
许多病都是由生气、恼怒、烦躁引起 , 因为情志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 久之会产生病理状态 。 练功者如不忌气恼、烦躁 , 有可能多年练功而毁于一旦 。
2.减少房事
人身三宝是精、气、神 , 练功使精、气、神旺盛 , 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 练功人如果不节欲、房事多 , 必然耗精 , 引起肾阴不足和肾精亏损 。 如此下去非但练不好气功 , 恐怕会患多种疾病 。 有些人练功效果不明显或长功慢多与此有关 。 练功应以减少房事为宜 。
3.忌贪念
练功须忌贪财、贪名、贪利、贪酒、贪色……有贪念则心不会静下来 , 因此练不好功 。 有贪念就会有贪的行为 , 就可能招来许多麻烦 , 引起许多矛盾 。 贪为邪念 , 练功应当心正、心净 。 贪为万恶之首 , 有贪念心就不正 , 就会犯错误 , 犯错误就会受惩罚 。 因此练功人忌贪十分重要 。
【练功时出现心慌怎么办? 练气功的禁忌】 4.忌任性
练功提倡顺其自然 , 任何事物都是按客观规律发展的 , 超越客观规律以主观想象行事则谓任性 。 例如:通大小周天应是水到渠成 , 功到自然通 。 如果不到 , 强行以主观意念通就不自然了 , 就可能将气血积聚在某一处 , 或产生头痛、头晕、或某处疼痛、胀满 。 另外 , 日常处事也忌任性 , 任性容易钻牛角尖 , 容易气恼引起气乱 , 影响练功效果 。
5.忌“假”
练功要练“真” , 忌假的意念和行为 。 因此练功要先练做真人;说真话、办真事 , 诚实做人 , 才能练出真气 。 练功中一些做作的言语行动也是要不得的 。
6.忌骄傲自满 , 忌自吹自擂
俗话说:真人不露相 , 露相非真人 。 真有本事的人往往谦虚谨慎 , 没有多大本领的人反而容易骄傲自满 , 自吹自擂 , 夸大自己的功能 , 给病人治病大包大揽 , 打保票等 。 这都是练功者应禁忌的 。 须知医学上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 。 世界上的事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 。 因此任何时候说话、办事都应留有余地 , 切忌江湖气干扰了自身的修炼 , 引起不良后果 。

练功时出现心慌怎么办?
练功时出现心慌常见于以下两种情况:
1、少数练功人在练功初期 , 不注意练功的火候 , 练功时间过长 , 同时精神又过于紧张 , 这样可引起心跳加快或自感心慌 , 有时还可伴有呼吸急促 。 有的在练功开始即可出现心慌 , 有的持续一段时间后出现 。 持续的时间也不一样 , 有的一会儿即过 , 有的可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 , 也可持续几天甚至几周不等 。 发作常能自行终止 , 发作后可以恢复如常人 。 但有的人常惴惴不安 , 担心再犯 , 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练功 。 临床观察发现 , 练功时心慌多见于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 , 尤其是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的患者 。 这类患者大多本来就属于容易紧张、焦虑 , 对躯体的微小不适容易惊慌 , 遇到挫折易于过分自责 。 由于练功火候不适 , 使大脑处于持续性紧张状态 , 刚好诱发了焦虑症 , 伴随心血管系统的症状 , 感到心跳过快 , 甚至“觉得心脏快跳出来了” 。 对于这种情况下的心慌 , 只要了解这种症状的性质 , 发生的原因 , 给予适当的指导 , 使其采取正确的练功方法 , 大部分都可获得解决 。 如因练功意念太重而致心慌时 , 可暂时改练放松功 , 待心慌消失后再练原来并调整意念的火候 。 如系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患者 , 调整练功方法后心慌也不能消除者 , 用少量镇静剂或用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后 , 可以迅速得到纠正 。 2、有的练功人在练功入静过程中没有心理准备 , 突然受到某种巨大刺激而出现心慌、心跳 。 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精神失常或发狂 。 中医认为 , 人的七情所伤能导致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功能紊乱 。 《素问·举痛论》上说:“惊则神无所倚 , 神无所归 , 虑无所定 , 故气乱矣(指生理功能失调)” 。 在入静状态下 , 人的心理对气机的调整作用增强 , 这时如果受惊 , 心理上骤然紧张 , 惊则气乱 , 气血运行失调 , 就会出现心神不安的心慌等症状 。 因此 , 练功前首先就应对外界刺激有足够的精神准备 , 而一旦受惊 , 应正确认识和对待 , 尽快保持镇静 , 使情绪稳定下来 , “神定气自归” , 气机逐渐会恢复正常 , 也可以采用放松功 , 或安静休息一会儿 , 使精神和形体都放松 , 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 。 如果惊后很长时间仍感心神不安 , 心慌善惊 , 可配合一些药物如少量镇静剂 , 或用主治惊恐的方剂如温胆汤、安神定志丸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