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气功为什么必须掌握练功要领? 为什么练气功有时会出现幻觉?

为什么练有时会出现幻觉?
有人练气功时突然觉得眼前出现景物, 或听到某种声音, 嗅到某种气味, 这是出现了幻觉的缘故 。 心理学告诉我们, 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体的感觉器官时, 能产生相应的感知觉 。 而幻觉的出现则不象感知觉那样, 需要当时有客观事物的刺激 。 幻觉是一个人由于当时的特殊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 把某种观念或大脑记忆中保存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表象, 当作了知觉 。 例如处于发高热状态的人有时就会虚幻地听到有人在骂他 。
练气功出现幻觉时, 练功人也处于一种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入静状态, 或称作气功态 。 这是一种既不是平常清醒, 也不是普通睡眠的意识状态 。 是处于似睡非睡, 似醒非醒, 清醒与睡眠中间的过渡状态, 这种状态的实质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催眠状态 。 但是气功态与普通心理学所指的催眠状态又有重要的区别:普通催眠状态多由催眠师采用暗示手段引起, 进入催眠状态的人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或状态;气功态是练功人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使意识在有明确目的的(健身治病)前提下主动地进入一种自我催眠状态;自然睡眠过程中由清醒到睡眠间经历的催眠状态时间短暂, 不可控制;气功态则是练功人有目的地使自己的意识达到催眠状态, 并且人为地控制停留在这个状态中, 使之既不进入睡眠, 也不回到清醒状态中来 。
心理学早已证实, 当人的意识进入催眠状态时, 可先后出现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麻醉相、抑制相 。 其中, 均等相是强刺激与弱刺激都引起同样反应;反常相是强刺激引起弱反应, 弱刺激引起强反应;超反常相则是阳刺激引起阴性反应, 即该兴奋的反应反而被抑制, 而该抑制的反应却反常地兴奋起来 。 在正常生理状态, 通常从觉醒到睡眠的过渡阶段时间短暂, 故催眠时相不甚明显, 但是, 在大脑皮质活动受到削弱, 特别是处在受损害的病理状态下, 催眠时相就很容易出现, 而且某一个时间阶段可能持续相当长久 。 如果超反常相持续时间久, 则可出现幻觉、妄想及其它一些变态心理与行为 。
上述心理学早已证实的内容, 可以轻易地帮助我们明白, 练时出现的幻觉, 完全是意识进入催眠态时过渡或滞留在超反常相的缘故 。 明白了这一机制, 就可在练功出现幻觉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滞留在超反常相阶段的意识迅速通过超反常相而消除幻觉 。
【学练气功为什么必须掌握练功要领? 为什么练气功有时会出现幻觉?】
学练为什么必须掌握练功要领?
对于一个想学气功的人来说, 面对繁多的气功以及各功法对呼吸、姿势、意念的不同要求, 常常不知从何入手 。 或虽学练气功很长时间, 但进展不大 。 更有甚者, 还有人走火入魔, 练出偏差 。 究其原因, 往往是没有很好地掌握练功要领造成的 。
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要想学好, 也必须掌握好相应的规矩 。 这个规矩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练功要领, 其内容包括松静自然、意感相依、动静结合、上虚下实、练养结合、循序渐进等 。
掌握好练功要领的必要性在于, 可以帮助学功人透过现象, 抓住本质 。 常言说:道家有三千六百道法, 佛家有八万四千法门 。 而与医、儒、道、佛、武等各家有渊源关系的气功, 门派与方法之多, 也是可想而知的 。 除了流传下来的各派功法外, 近年来伴随气功热的兴起, 又涌现出许多新创编的功法 。 表面上看, 每一功法都有各自的练功要求, 可谓“法无定法” 。 但从实质上看, 每一功法都由呼吸、姿势、意念三要素组成, 表面的不同只不过是三要素的具体要求上有所差异而已 。 各种功法都必须遵循总的练功要领来进行, 所谓“万法归宗” 。 了解这一点, 就可以透过繁杂的表面现象, 抓住实质来认识气功, 并以此指导练功实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