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身 练功时胸胁胀闷是怎么回事?

练功时胸胁胀闷是怎么回事?
练达到入静状态会出现多种舒适感 , 其中就包括胸胁畅快 , 心胸开阔的感觉 。 但是有的初学者在学练中却出现胸胁胀闷感 , 这种情况与意守不当、调息不当及气机不调等因素关系更大些 。
1、意守不当:意守不当可分为两种情况 。 一是意守部位不当 , 二是意守呼吸不当 。
除个别患有特殊病情的人练功时可意守身体上部外 , 一般意守部位应以身体下部为好 。 前人把它总结为“上虚下实”、“下占七分上占三”的练功要领 。 但是有的气功方法需意守胸部或膻中穴 , 个别人在意守中过于执着 , 火候不适度 , 时间久了意气(感觉)相随 , 造成胸胁胀闷感 。 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将意守部位改为下丹田以引气下行 。 有些非常强调练功时的呼吸方法 , 而个别初学气功者理解问题容易偏颇和固执 , 将意念全部集中在呼吸上 。 本来我们每日每时的呼吸是一项根本不必去介意的 , 会在不知不觉间自动调整的活动 , 但是上述那种人由于在呼与吸的意守上放不开 , 造成必须时刻想着呼吸 , 否则就不会呼吸 , 导致人为的胸胁胀满的状态 。 纠正这种胸胁胀闷感往往比较棘手 , 最好的办法是请教有经验的气功教师 , 在气功教师的诱导下 , 从执着于呼吸 , 专注于呼吸不能自拔的状态下解脱出来 。
2、调息不当:调息是指对呼吸的调整 。 从古到今气功呼吸方法有很多种 , 但是呼吸方法本身到底有多大作用 , 是一个难以说清楚的问题 。 并且往往有入过于追求调息方法 , 要么停闭气时间太长 , 要么胸式呼吸等造成调息不当 , 出现胸胁胀闷的感觉 。 对于这种情况可不必惊慌 , 最好的办法就是使呼吸完全自然 , 将集中在呼吸上的注意力转到其它意守对象上去 。
【如何调身 练功时胸胁胀闷是怎么回事?】 3、气机不调:肝气抑郁则气机失调 , 本身就可表现为胸闷 , 常叹息 , 或胸胁胀满 , 少腹胀痛等症象 。 学练气功初期 , 刚刚要进入气功入静状态时 , 一方面机体处于外界刺激引起的杂念减少 , 注意力多集中于对自身内部感觉变化的感知上 , 可使平时就存在的胸胁胀满等症状更明显 。 另一方面机体在接近入静状态时 , 自身气机也开始发生调整 , 气郁、气滞缓解 , 初期也可出现胸胁胀满的反应 , 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 , 继续坚持练 , 胸胁胀闷感会很快消失 。

如何调身

所谓调身 , 就是自觉地调整身体姿势或进行一定的动作 , 也称炼形 。 这在锻炼中是入门的 。 它的重要作用在于动中求静 , 入静养神 , 调息养气 , 具有畅达气血、疏通经脉、强体壮力、柔筋健骨的作用 。 其特定的姿势本身有一定的保健和治疗作用 。 如站式可改善高血压、神经衰弱病人的某些症状;静坐和静卧可调节高级神经系统机能 , 消除紧张和疲劳 。
调身的方法
调身的方法不外姿势与动作两方面的调控 。 归纳起来 , 为坐、卧、站、走四种 。 从动作方面看可概括为屈伸俯仰 , 升降开合 , 转摇跑跳 。 总之 , 不外动静松紧的调节 。
1、坐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