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发功 如何练坐功?

坐式是气功中应用最普遍的练功姿势 。 包括端坐式、靠坐式、盘坐式、跪坐式等各种具体姿势 。 各种坐式的练功姿势都有具体要求: 1、端坐式:自然端坐在适当高度的方凳或椅子上, 头正直, 松肩含胸, 口眼轻闭, 两手轻放在大腿上, 腰部自然伸直, 腹部放松, 臀部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平稳地坐在凳上, 两腿分开, 两膝与肩同宽, 两脚平直 。
2、靠坐式:靠坐在椅子或沙发上, 背部可轻靠于椅背上, 两足可略向前伸出, 其它要求与端坐式相仿 。
3、盘膝坐式:在较大的矮方凳、床或炕及地面的坐垫上均可盘坐 。 具体又包括自然盘、单盘、双盘 。
(1)自然盘:上半身与端坐式相同, 身体略向前倾, 臀部稍垫高一些, 两腿交叉盘起, 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均可 。 两手互相轻握, 置于小腹前或分放在大腿上 。
(2)单盘:膝弯曲, 将左足置于右腿上, 或将右足置于左腿上 。 其余均同自然盘 。
(3)双盘:将左足置于右腿上, 同时将右足置于左腿上, 两足心俱朝天 。 其余均同自然盘 。
4、跪坐式:两膝着地, 脚掌朝上, 身体自然坐在脚掌上, 两手互相轻握放在腹前, 其余同端坐式 。
坐式是静功中最常见的练功姿势, 被广泛采用, 由于各人身体情况、功法等不同, 各种坐式在应用时也有一些差别 。 其中“端坐”为坐式中最普遍应用的一种 。 年老体弱者也可与卧式交替应用 。 靠坐式适合于年老体弱者, 可与端坐交替使用 。 盘膝坐有助于入静, 上身及头部的紧张状态易于解除, 但下肢稍紧张, 尤其是初学盘坐者, 时间稍长就觉得下肢麻木不适 。 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 逐渐就会适应 。 一般从自然盘开始, 逐步过渡到单盘、双盘 。 至于跪坐式, 在我国已很少用, 而日本人平时及练功都常用此姿势 。
一般人练功如功法无特殊要求, 只采用端坐式就非常适用 。 只有在少数特殊功法, 如周天功和禅宗、密宗的一些功法中, 才要求盘坐 。 无论采取那种姿势都要求舒适自然, 尽可能放松, 绝不要勉强 。 实际上只有全身放松, 才不致于紧张, 容易达到入静 。 只有静到一定程度, 甚至感觉自己的身体也消失了, 才会达到气功所要求的放松 。
此外, 还有一些坐着练的动功, 如“坐式八段锦”等, 适合于起床前或睡觉之前锻炼 。 因运动量较小, 也适宜于某些不便下床的病人锻炼 。


人们在公园里常见到一些人在练一种特殊的动功 。 这种动功没有特定的套路, 因而不同的人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姿势, 有的站着动, 有的弯腰动, 有的躺在地上翻滚…… 。 人们称之为“自发功” 。 “自发功”一词是伴随着前些年鹤翔庄功法的传播而被人们广泛接受的 。 从“自发功”的字面上, 以及功法创造人对功理的阐述上, 都认为这种运动是真气“推动形体自发地做出各种促使疏通经络, 治疗疾病的动作” 。 由此可见, 强调自发是其理论的重要环节 。
由于自发功广泛地传播是在鹤翔庄功法出现后, 加之功法宣传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不少人认为自发功是近年才创立的气功功法 。 其实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认识 。 因为至少在唐代, 名医孙思邈就在他的著作中对这种功法作了描述 。 而近代一些气功家如蒋维乔、胡耀贞等也都在著述中涉及到这种功法 。 对这种功法, 有的名之为“静动功”, 有的名之为“外动功”, 还有的称之为“引动功”、“显动功”等 。 也有人通过对这种功法的特点进行分析, 称之为“诱发功” 。
诱发功与自发功虽然仅有一字之差, 但两者无论在理论认识上, 还是在指导具体的练功实践上, 都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