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气功出现感觉不适是怎么回事? 气功如何治疗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 我国属幽门螺杆菌(HP)高感染率国家 , 估计人群中HP感染率在40%~70%左右 。 是指不同病因所致胃粘膜慢性炎症病变 。 可选用气功内气贯运功治疗 。 一起来看看气功的功法和注意事项 。
功法
(1)练功姿式 。
端坐 , 口眼微闭 , 含胸拨背 , 松肩坠肘 , 松静自然 。 下颌微收 , 舌抵上腭 , 掌置膝上 , 鼻吸鼻呼 。
(2)呼吸 。
自然呼吸3次后 , 开始腹式呼吸 。 不必闭气 。
(3)意念 。
依次放松身体各部 , 重复3次 。
(4)贯气 。
意想自然真气与体内真气皆从百会而入 。 按下列路线贯入体内 。
百会→天突→两侧气户→下丹田→会阴→涌泉 。
百会→(经体内中轴)→会阴→(经两腿内侧)→涌泉 。
百会→大椎→脊中→命门→肾俞→环跳→(经两大腿外侧)→涌泉 。
(5)收功 。
贯气完毕 , 意念下丹田 , 约10~15分钟 。 深腹式呼吸3次 。 慢慢睁开双眼 , 两手搓面数次 。
注意事项
(1)慢性胃炎一般可分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三种 , 无论哪型 , 皆可选择本法 。
(2)本法宜早、中、晚练习 , 但不宜空腹或饱食后进行 。
【练习气功出现感觉不适是怎么回事? 气功如何治疗慢性胃炎】(3)本法锻炼一段时间后 , 可出现胃脘部胀麻、热感和跳动 , 此为正常现象 。
(4)本法贯气时 , 若无气感 , 可意念贯气 。 时间一久 , 自然经络打通 , 周身温暖 , 产生气感 。
然后再意守脐部 , 意领气正、反转36次 。 每日睡前练习1次 。


【导读】气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正是得益于它对人体的帮助,它不但可以强健身体,还能够调节心态,让你浮躁的心静下来,正是一举多得啊 。 但是少数人在学练气功后 , 表现为不仅没有消除疲劳 , 反而出现头胀、头痛、头紧等许多头部不适的感觉 。 个别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 , 以至引起持续的头部不适感 , 形成气功出偏 。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
1、功法复杂不熟练 。 气功功法多种多样 , 有静有动 , 有易有难 , 有简有繁 。 特别是某些有多节套路的动功 , 不仅要求学功者学会各套路的繁杂动作、姿势 , 而且还必须在做每一节动作时按要求配合呼吸和意念 , 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 , 是一件较难做到的事情 。 往往是想起这节动作 , 忘了下节动作;做准了动作 , 配错了呼吸;呼吸和动作配合协调了 , 又没达到对意念的要求等等 , 使初学者应接不暇 。 这不仅起不到解除心理负担的作用 , 反而格外增加了心理紧张 , 从而出现练功时头痛、头胀、头紧的不适反应 。 对待这种情况的措施有两条:

练习气功出现感觉不适是怎么回事? 气功如何治疗慢性胃炎

文章插图

练习气功出现感觉不适是怎么回事?
一是明确自己学习气功的目的与所选择的功法是否统一 。 如果学习气功的目的单纯是为了健身或治病 , 那么 , 不必追求姿势动作的复杂 , 以及在复杂动作基础上的呼吸意念配合 , 只要选择一种实用而简便易学的功法 , 如动作易学、自然呼吸、意念单一的功法 , 就可有效地达到学功的目的 。 这样就实现了目的与方法的统一 。 反之 , 目的单纯 , 但选择了复杂的功法 , 目的与方法不统一 , 就应毫不犹豫地放弃复杂功法 , 改学简便功法 。 这里须强调的是 , 功法简单并不意味着效果不大 , 恰恰相反 , 越简单的方法越容易使人意念单一 , 更好地实现入静状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