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调息与手印的把握 怎样练习吐纳功?( 三 )


吐纳姿势:先直身平坐 , 两手置于膝盖 , 吐故纳新 , 去浊留清;然后将手置于丹田 , 始行吐纳功夫 。 《吐纳心要篇吐纳论》:“人生须臾不可离者 , 呼吸也 。 吸则阖 , 阖则纳新 , 呼则辟 , 辟则吐故 。 新者不纳则病虚 , 故者不吐则病实;虚实见 , 内邪侵贼 , 五行紊乱 , 阴阳相失 , 岂可为道乎?失道者 , 首在调合阴阳 , 顺理五行 , 而知呼吸阖辟之方 , 行强身立命之道 , 其庶几乎可以为道矣 。 ”吐纳功夫可救老残 , 64岁以后 , 甚至80~90之高龄 , 如能勤而行之 , 修炼培补 , 久则阳生 , 身体必然强壮 , 自然返老还童 , 惟是时最忌女色 , 否则筑基难成 , 无望证得长生之果 。
易曰:“一阖一辟谓之变 , 往来不穷谓之通” 。 吐气时可默念六字气诀 , 每一个字练六次 , 并辅养气 , 任督二脉当不久自通 , 进而八脉管炎亦可全通 。 八脉通后 , 可以专做“马阴藏相”之功夫 , 则精固而不泄一滴矣 。 做吐纳之功 , 必须于破晓之时 , 向东方行之 , 第一要缓进 , 第二要有恒 , 第三要戒酒色嗔怒 。
以上是师传古秘养生导引功三步(1、男女练气功2、练形十二式3、吐纳修真法)之一简略介绍 , 为养生精髓 , 从不轻传 。


我们在掌握了静功调身方法之后 , 就要进行调息步骤 , 气功入门 。 但在调息之前 , 必须要了解和把握丹田与手印的相关知识与方法 。 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 , 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 , 因此很重视丹田的意义和作用 , 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 。 认为丹田是滋养全身的重要部位 , 故有“无火能使百体皆温 , 无水能使脏腑皆润 , 关系全身性命 , 此中一线不绝 , 则生命不亡”的说法 。
一、丹田的概念 。
丹田原是道教内丹派修炼精气神的术语 , 后被各派气功广为引用 。 《东医宝鉴》引《仙经》之文 , 不仅指出丹田的所在 , 而且还阐述了丹田的功能:“脑为髓海 , 上丹田;心为绛火 , 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 。 下丹田 , 藏精之府也;中丹田 , 藏气之府也;上丹田 , 藏神之府也” 。
二、对人体丹田相关知识的把握 。
1.丹田划分及位置 。
传统上讲 , 人体的丹田有三处 , 处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线上 , 并有三丹田之说 。 即:
----上丹田 , 从下巴算起 , 头部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 , 两眉心之间的是上丹田 , 称“神腑”;
----中丹田 , 从下阴算起 , 躯干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 , 两个乳头中间胸部的是中丹田 , 称“气腑”;
----下丹田 , 从脚部算起 , 身高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 , 肚脐以下两个手指头宽的地方向里是下丹田 , 称“精腑” 。
2.下丹田的重要功能 。
人身虽有三丹田之分 , 但实际练功时 , 除特殊情况之外 , 一般所说意守丹田 , 都是指意守下丹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