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招减轻心理负荷

目录:
第一章:6个心理减龄方法 不再让它超负荷
第二章:劳累并情绪烦躁 超负荷工作如何心理减压
第三章:勿让心理超负荷
现在人的工作生活学习压力是越来越大,很多人的心理都有些承受不了,这就导致了心理超负荷 。那么心理超负荷怎么办好呢?有哪些方法可以心理减压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6个妙招,让你的心理不再超负荷,快来看看学学如何心理减压吧 。
6个心理减龄方法 不再让它超负荷
1、喝牛奶
每天都把牛奶、酸奶或是奶酪当成必吃食物的人,他们的血压会比其他人下降4%左右 , 要知道血压越高,破坏血管的能力就会越强,罹患心脏病的风险也就会越高 。而且低脂的乳制品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其包含的“坏脂肪”更少 。
2、喝石榴汁
石榴汁(普通石榴)可以避免动脉硬化,甚至可以逆转心脏衰老的局面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 , 石榴汁能减少30%血管上堆积的胆固醇凝集物 。
3、吃鱼
你在安静状态时的心跳速度 , 可以作为你患心脏病风险的指针 。事实上 , 安静状态下心率越高,猝死的风险也越大 。不过,吃鱼可以降低你的心率 。研究人员认为主要功劳在于鱼中所含的ω-3脂肪酸 。
4、食用大豆制品
每天在你的食物里来一点深色的酱油,可以帮你抵抗由吸烟、肥胖或糖尿病而产生的损害心脏的物质 。但酱油通常含有大量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 。购买时可以检查标签,挑选盐含量较低的 。
5、深呼吸
研究显示,每分钟深呼吸10次,每天做15分钟,坚持两个月 , 可以帮助降低血压 。这是因为浅呼吸会减缓身体代谢盐分的速度,从而引发血压升高 。
6、别吝啬睡眠
每天晚上睡眠少于5小时的女性 , 比那些每天睡足8小时的女性患心脏病的危险高出30% 。过少的睡眠会对激素、血糖和血压带来严重伤害 。
劳累并情绪烦躁 超负荷工作如何心理减压
长年身处高墙之内,由于工作强度大、任务重、时间紧张等因素,劳教所管教干部普遍感觉压力大,一些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情绪烦躁等现象 。10月21日上午,应郑州市石佛劳教所邀请,河南众城心理培训学校校长、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包振华到该所,为所内百余名劳教干部做了一场减压报告 。
压力是什么?
包振华说 , 压力是人对刺激产生的一种心理与生理上的综合感受 。压力是双刃剑,适当的压力也会创造佳绩 , 过大的压力会对身心造成伤害 。
使人感到有负面压力的事件包括:事先没有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无法控制的事件;能力无法解决的事件;没有兴趣但必须做的事件 。
【六招减轻心理负荷】一些自身人格个性会加重负面压力:完美主义人格 , 过度服从人格,过分执着人格 。
如何有效管理压力?
“压力是可以管理的 。”包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面对压力时应采取的措施:
一是自我放松:可以通过听音乐、冥想来达到自我放松的目的 。
二是自我调整:当面对压力事件的时候,首先对事件进行控制 , 积极进行自我调整 。
三是合理控制情绪: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无法改变的事,忘掉它;有机会去补救的,抓住最后的机会 。后悔、埋怨、消沉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阻碍新的前进步伐 。
四是操之在我的心态:世界是什么样取决于你自己的信念,在面对压力事件时,要让自己变成一个主动的人 。我无法控制发生的事,但我可以控制我的感觉 。
五是让时间去应付压力:没有不能被时间减轻、软化的悲伤;不想做就放开;在压力过大时,你需要停下来 。
勿让心理超负荷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所受的刺激超过了这个限度,即为心理超负荷 。医学研究证实,人体在心理超负荷状态下,体内植物神经功能和内分泌系统会出现剧烈变化 。若持续时间过长,不仅会严重损害人的心理健康,而且会造成人体的某些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引起疾病或原患疾病急剧恶化,甚至诱发猝死 。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心理是否超负荷呢?专家经大量研究发现,有5条标准可以判断人的心理负荷 。
1. 近期(一两周内)受过强烈的劣性精神刺激,或较长时间内连续反复受到劣性刺激(如亲人的伤亡、失业、恐怖事件等),精神一直持续在紧张状态之中 。
2. 较长时间(两周以上)内经常出现疲惫感,尤其是睡一夜觉,清晨起床后仍感到很疲倦 , 或出现原因不明的极度疲劳 。
3. 懒言、寡语、抑郁、不愿与他人交往、心慌意乱、烦闷不安、没有明显原因的嫉妒和妄想、好生气等 。
4. 食欲下降、头痛、失眠、便秘或腹泻、血压波动、心律不齐等 。
5. 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三项或三项以上的上述情况 , 那么就基本表明此人现在的心理世界在超负荷运行,千万不可轻视大意 。
一旦发现自己的心理超负荷,最好马上进行心理调节,适当停止或减轻工作量,加强休息,适当身体放松和锻炼,同时注意消除劣性精神刺激的影响 。
总结:以上这些叙述,都是对于心理超负荷的减压方法,大家一定要适当的做做 。在这个繁忙的社会,大家一定要做些适当的减压方式,这样能让你活的更健康哦 。(作者:清华,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 , 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