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止血带是一种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或特种橡胶制成的,它是一种呈现长条扁平型的止血药物 。在医疗机构中被广泛的使用 , 他的止血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很多人却对于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止血带的使用方法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使用方法
止血带止血是用于四肢大出血急救时简单、有效的止血方法,它通过压迫血管阻断血行来达到止血目的 。但如使用不当或使用时间过长,止血带可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 , 造成残废 , 为此,只有在出血猛烈,用其它方法不能止血时才能应用止血带 。
扣式止血带 止血带以橡皮条或橡皮管为好,不宜用布带、电线等无弹性的带子 。绑扎位置应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并尽量靠近伤口,以上臂的上1/3和大腿上中部为好,小腿和前臂不能上止血带,因该处有两根骨头,血管正好走在两骨之间 , 上止血带起不到压迫血管的作用 。上臂的中1/3部位亦不能上止血带,因它可能引起神经损伤而致手臂瘫痪 。
急救方法
选定止血带的部位后,应先在该处垫好布条,把止血带拉紧 , 缠肢体两周打结,松紧要适宜,以观察伤口不出血为度 。上止血带要记好时间 , 冬天每隔半小时、夏天每隔1小时要放松l/2分钟,然后再绑起来 。再绑时部位要上、下略加移动 。对大出血病人,应在上止血带的同时 , 尽快送医院治疗 。
要用无菌水(煮沸后的水)清洗伤口,并且用干净的指头轻轻找出深层的动脉,用消毒线小心扎住动脉 。这是开放性的伤口被触及的第一次 。
如果动脉断裂得很彻底,末端可能会萎缩,寻找会很困难 。当你确信动脉在某小块组织中时,可以用大号的针将整个组织都缝扎起来 。
检查手术是否成功的同时,尽快松开止血的绷带,弄清楚导致出血的动脉,是否仅仅是包扎完毕的那一条血管 。如果发现仍会流血,应立即重新扎上止血带,继续寻找破裂的血管 。组织中会有其他的小血管 , 它们会提供肢体维持生理代谢所必需的血液 , 维持循环 。
不要把止血带留在原处 。
使用部位
需要使用止血带的只有两个部位:前臂(就在腋下)和大腿的上部 。选择宽度至少5厘米(2英寸)的布带 , 当作止血带来使用 。如果被迫使用更窄的线(电线或者是绳索)的话 , 必须垫上折叠多层的布料,以减少不适感,避免损伤神经或者肌肉 。
止血时,将止血带沿着肢体捆绕3圈,系成一个半结 , 在结上放上一根轻便的短棍,再把它捆成双结 。必须把止血带捆紧一些,直到出血停止 。
止血时,止血带必须捆得足够紧,以阻止血液供应,但是要有间隔地松开一次,上述捆扎的方法可以方便松开 。
血管结扎好后,应完全解开止血带 。
注意事项
1.止血带会阻断血液的流动,捆扎的时间过长会严重损伤组织——甚至于导致肢体坏死 。
2.止血带只能用于捆扎四肢 , 绝不要捆扎头部、颈部或躯干部 。
3.也不要用其他的物品覆盖,不要遮住捆扎在肢体上的止血带 。如果你不得不把患者一个人留在营地中,在他的头,用签字笔或者是口红,写上捆扎的时间和工具箱的位置 。
4.检查血液的循环情况 。绷带包扎完毕后,应经常检查脚趾或者手指,看看它的末端是否有发乌的紫斑 , 以及该处的体温有无下降等现象 。如果有这样的现象 , 应该松开布带,否则时间一长,会引起组织坏死 。
5.出于同样的原因,不能长时间的利用止血带捆扎肢体,除非是在施行动脉结扎手术的时候,迫不得已才那么做 。一般止血时,应先尝试直接是压法 , 然后是用施压位点法 , 直到使用在伤口处保持直接施压的方法 。如果伤口位于肢体的末端,可以将伤处抬高 。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上述向大家介绍了止血带的使用方法以及他的注意事项 , 止血带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一般用来快速止血,因此大家一个人去郊外旅行以防万一的话也可以带上止血带 。一般情况下止血带也可以通过非专业人士进行包扎,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大家最好让专业的医疗人士进行包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