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超声的"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儿?

随着产前B超诊断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您以前听都没听过的名词出现在您宝宝的B超报告单上 。这些名词,我们把它们称为“超声软指标”,是指一些特殊的超声特征 。这些指标发生异常的意义并不明确,常常为一过性 , 在晚孕期或出生后不久就自然消退,大多数的宝宝都是健康的 。但这些软指标的存在又的确与宝宝染色体异常和(或)妊娠不良结局之间有一定关联性 。


宝宝超声的"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儿?

文章插图

今天,请超声专家给您讲一讲常见的超声软指标 。
颈项透明层
(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

宝宝超声的"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儿?

文章插图
NT增厚 , 怎么回事儿?怎么办?看看下图吧 。

宝宝超声的"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儿?

文章插图
随着NT增加,宝宝发生染色体非整倍体风险也是增加的 。除了与染色体异常关系密切,NT增厚的宝宝罹患先天性心脏缺陷的风险也增加,尤其是同时合并静脉导管a波反向、三尖瓣反流的超声表现 。NT增厚时,宝宝发生其他结构异常的风险也增加 。
鼻骨缺失/发育不良

宝宝超声的"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儿?

文章插图
如果超声提示宝宝鼻骨缺失/发育不良,发生21-三体综合征风险是增加的(约1/3的21-三体综合征表现为单侧鼻骨缺失/发育不良) 。它是目前最敏感的有关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超声标记物,是独立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标记物,是明确的介入性产前诊断和遗传学分析的指征 。如果遗传学分析未见异常,一般预后良好 。
颈背部皮肤
(Nuchal Fold,NF)增厚

宝宝超声的"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儿?

文章插图
NF通常在怀孕18-21周测量 , 增厚的原因及处理如下:

宝宝超声的"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儿?

文章插图
肠管回声增强
(Echogenic Bowel,EB)

宝宝超声的"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儿?

文章插图
肠管回声等于或强于骨骼回声 。约15%的21-三体综合征会出现EB,约6%会合并消化道畸形,应动态观察有无腹水、肠管扩张、肠梗阻征象 。EB可能是宝宝生长受限,羊水或胎盘异常的早期征象,应随访观察 。
长骨短小

宝宝超声的"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儿?

文章插图
长骨短小指的是小于标准长度的2.5百分位,也可用股骨与足长之比来判断,正常值为1:1,小于0.85提示染色体异常可能 。
与胎盘功能不良和染色体异常相关 。股骨短小是胎盘功能不良最早的超声标记物,宝宝发生发育迟缓(FGR)的风险增加3倍 , 应动态超声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FGR 。股骨短小者发生34周之前的早产风险显著增加,在临床上要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相应产科处理 。
轻度肾盂扩张
(Mild Pyelectasis,MP)

宝宝超声的"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儿?

文章插图
约3%的宝宝会出现MP,是正常的非特异性表现,通常在分娩前消失 。肾盂扩张大于1cm考虑肾积水,多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建议动态观察(4周复查1次) 。
单脐动脉
(single umbilical artery,SUA)

宝宝超声的"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儿?

文章插图
脐血管数目异常,脐带中存在1根脐动脉和1根脐静脉 。
孤立性SUA并不增加宝宝非整倍体风险 , 不是后续介入性产前诊断和遗传学分析的指征 。建议行进一步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除外先天性心脏缺陷 。如同时伴有其他系统的异常,则宝宝为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风险为50%,应行后续的介入性产前诊断和遗传学分析 。
脉络丛囊肿

宝宝超声的"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儿?

文章插图
大小数量不一,可为单侧或双侧,可为单发或多发 , 95%的病例会在28周之前自然消失,不代表异常 。
当合并其他异常(染色体畸形率飙升到46%)或者与其他染色体异常的标记物同时出现,则需要进行产前诊断 。
脉络丛囊肿常与宫内感染有关,要排除妈妈的病毒感染 。
侧脑室增宽
(ventrculomegaly ,VM)

宝宝超声的"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儿?

文章插图
VM的原因和处理见下图:

宝宝超声的"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儿?

文章插图
一旦发现VM,获取详细的病史很重要,尤其是最近的病毒性疾病或妈妈的创伤 。家族性遗传病史,既往的先天性异常病史、或胎儿/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如果VM合并有颅内出血 , 应寻找罹患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证据,如抗血小板抗体/人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分型 。
孤立性轻度VM的神经结局变异较大 。一般大于85%的病例结局正常或有轻微的迟滞,但非对称性的双侧侧脑室增宽、同时存在颅内、颅外异常、侧脑室增宽进一步发展时预后较差 。约56%的病例侧脑室宽度保持稳定,其中4.1%的出生后可能发生远期神经系统异常 。重度VM、非整倍体、脊柱裂、或合并其他的主要畸形 , 应考虑终止妊娠 。国内外有学者将10-12mm侧脑室增宽与12-15mm脑室扩张区别出来,侧脑室宽度在10-11.9mm者预后良好的比例为94% , 而在12-15mm则为85% 。
后颅窝增宽

宝宝超声的"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儿?

文章插图
后颅窝宽度大于10mm为增宽 。孤立性后颅窝增宽多见于晚孕期,没有明确的临床意义,不增加宝宝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风险,不是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指征 。发现后颅窝增宽时,应注意排查有无小脑和小脑蚓部异常、有无脑室增宽和第四脑室扩张、有无蛛网膜囊肿 。出现上述迹象时应行后续的介入性产前诊断和遗传学分析 。应动态观察 , 必要时行核磁共振检查 。
【宝宝超声的"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儿?】 出现软指标可能提示宝宝有遗传学异常,也可能预测不良妊娠结局 。大多数孤立性软指标没有意义,约15%的正常宝宝在中孕期超声检查时会发现软指标,您不必过分担心 。当然,如果同时出现两个以上软指标或合并其他异常情况(如早发性FGR)或高危因素(如妈妈高龄) , 应按照超声结构异常进行相应处理 , 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和遗传学分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