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怀疑乙肝一定要从“两对半”查起

由于条件及旧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县乡一级的医院诊断乙肝,仍然采用表面抗原(俗称“澳抗”,符号为HBsAg)加肝功能(转氨酶及胆红素等)检测的方法,如果肝功能正常 , 表面抗原阴性 , 一般就排除了乙肝,甚至可以参加献血了,其实不知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它可能使5%~10%的“潜伏的”乙肝漏网,漏网乙肝患者的血液输给其他病人,后果不堪设想 。表面抗原阴性 , 并不意味着没有乙肝,现在越来越多的表面抗原阴性的乙肝被发现,病情往往较重 , 更值得注意 。其特点为表面抗原阴性,而乙肝病毒的其他标志物为阳性 。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①表面抗原表达量较低和(或)检测试剂不灵敏 。②由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血中免疫复合物的存在可影响血中表面抗原的检出 。③乙肝病毒发生变异 。
那么,如何识别这些表面抗原阴性的乙肝呢?首先要做乙肝病毒指标的系统检查,这包括俗称的“两对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IgM(抗HBcIgM)和IgG,特别是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查 。如果其中的一些乙肝病毒指标为阳性 , 仍要考虑乙肝的可能 。要排除或确诊一个乙肝不仅要看表面抗原是否为阳性,还要看乙肝病毒的系列指标 。表面抗原阴性时,如果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或抗HBcIgM为阳性,仍是乙肝 。这些人常常伴有肝功能波动(转氨酶时高时低) , 但是例行常规或献血检查时 , 往往被排除在乙肝之外,给本人及社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
单单化验乙肝表面抗原是远远不够的,诊断乙肝还需从检查“两对半”做起,必要时还要检查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 甚至于肝脏活组织检查 , 以助诊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