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24小时,你需要注意这几件事!

很多准妈妈生完孩子以后是需要注意很多事情的,那么你知道是哪些事情吗?产后24小时,你需要注意这几件事!
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卸货啦!宝妈们无比的轻松和幸福,深深的沉浸在做母亲的快乐中,但是管家需要提醒宝妈的是不要忘记了关怀自己哦!产后的24小时是非常重要的时间段 , 以下几个问题千万不能忽视 。

产后24小时,你需要注意这几件事!

文章插图
1:预防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产妇第一天最需要注意的问题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的情况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 。产后一定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出血量 , 产妇若发现出血量较多,或阴道排出组织应及时告知医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
2:定时量体温
产妇在刚生过孩子的24小时内 , 由于过度疲劳,可能会发烧到38度,但这以后 , 体温都应该恢复正常 。如有发烧,必须查清原因,适当处置 。产后发烧是大事,不要以为只是头痛脑热而等闲视之 。新妈妈在产后一定要养成定时量体温的好习惯,如果发现体温超过38度 , 就要当心喽 。
3:产后活动
【产后24小时,你需要注意这几件事!】 “产后一定要卧床好好休息”很多人都会这样抚慰新妈妈,然而事实上,顺产产妇可以在产后6~8小时坐起来;剖宫产的产妇在术后24小时可以坐起 。要多坐少睡 , 不能总躺在床上 。躺在床上不仅不利于体力的恢复 , 还容易降低排尿的敏感度,这就有可能阻碍尿液的排出 , 引起尿潴留 , 并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
4:多喝水,及时排尿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胎头下降会压迫膀胱、尿道,使得膀胱麻痹以及产后腹壁肌肉松弛,而排不出尿 。而膀胱过度充盈会影响子宫的收缩,也会导致产后出血 , 加之产程中失血,以及进食过少会导致体液丢失 , 因此要注意多喝水补液 。一般来说,妈妈在顺产后4~6小时内就可以自己小便了,但若发生排尿困难,应让医生及时处理 。
5:早开奶
宝宝出生后 , 喂养成了大问题 , 专家强调,产后一定要尽量实现母乳喂养,没有任何一种产品像母乳那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母乳含有新生儿所需要的一切营养,比任何其他婴儿食品更容易消化吸收 。所以产后新妈妈一定要早接触、早开奶、早吮吸,千万不要因为没有奶就轻易放弃母乳喂养 。
宝妈们产后一定要注意护理自己哦 , 只有自己身体健康无恙才能更好的哺育宝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