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骨骼怎么发育?

骨骼发育是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最关注的问题,因为在现在这个社会,身高在人际交往等等的场合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美女小的时候就不停地给孩子们喝牛奶 , 喂钙片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都是没有成效的 。那么女性骨骼发育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⑴遗传:一个民族或家族的成员,其身高相近 。如白种人普遍较黄种人身材高大 。一个家族中 , 如果父母身材高大,子女往往较高 。这可以说是先天因素,亦即与遗传有关 。
⑵环境:即后天因素,在骨骼生长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
①营养因素,如食物中钙、磷的比例合理,有助于长高 。
②疾病能影响骨骼的发育 。如垂体疾病,其合成的生长激素过多或过少,均可影响身高 。性激素促使骨骼发育,如过早产生大量性激素(性早熟),则少年时期个子长得快 , 而发育成熟之后反而比同年龄的人矮 。
③情绪波动,睡眠减少 , 生活不规律,均可影响全身发育和内分泌器官的机能而导致身体发育异常 。
④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有利于长高 。有人统计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较不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可高出4厘米左右 。
青春期提前会使孩子身高变矮
我国由于生长发育迟缓造成的身材矮小者超过800万,且每年还在以16.1万人的速度递增,其中0-14岁儿童患病率为3%以上 。调查表明:90%以上的矮小症患者有自卑心理 , 影响人际交往、求学、就业、婚恋等 。青春期对人的身高有着非常大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逐步上升 。但与此同时,一部分孩子的身高却变得矮小 。矮小症与肥胖、早熟一样,严重危害着青少年健康 。众多家长带着孩子焦急询问“矮小症的病因”、“青春发育与生长的关系以及骨骼健康”、“营养与生长发育”等问题 。
青春期早1年损失约5厘米基础身高
矮小症 , 是指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的平均身高两个标准以上 。孩子身高增长速度也可作为评判标准,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岁至青春期前增长速度小于3-5厘米/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5-6厘米/年,都意味着可能存在身高问题 。
人的最终成年身高(终身高),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后综合效应的结果 。青春期是人类生命历程中的“春天” , 对人的身材长高和器官功能成熟影响巨大 。人的终身高由两个部分组成:青春期开始时的基础身高(占80%),青春期时的“冲刺”所获得身高(约20%) 。
青春期影响终身高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青春期前和青春期期间的生长速度;其二是青春发育时间的早晚所决定的生长周期的长短 。
正常人的青春期约始于10岁-12岁 。无论男女,青春期起始之前每年长高约5厘米 。整个青春期持续约3-4年,期间所获得的身高在不同个体间差异一般不会太大,男生约长高28厘米,女生长高25厘米左右 。
营养过剩会促使青春发育起始时间明显提前,青春期之前的生长时间就会缩短,青春期每提早1年,就会损失约5厘米基础身高;更为不幸的是 , 过早发育尤其是性早熟患者(女孩子8岁以前、男孩子9岁以前出现青春发育就可界定为性早熟),其青春期持续时间也将会明显地变短,“冲刺”所获得的身高也将大打折扣 。如此就可造成这些孩子终身高变矮 。
【女性骨骼怎么发育?】骨骼是组成人体最多的一个部分,所以 , 一个人的骨骼发育是否良好,会直接的导致整个人发育的是否良好 。所以我在这里告诫各位家长们,一定要多多关心孩子们的骨骼发育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