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数字化转型?


企业做数字化转型 , 无非就三个目的:业务转型、业务创新、企业增长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小中型传统企业 , 他们没有什么目的,纯粹是为了跟风和搭便车 , 大多数情况下数字化对于他们就是一个“无用”的概念,而对于那些有着长远历史和根基的大型企业 , 数字转型才是他们的重要课题
为什么要做数字化转型?其实,在过去几年所实践的“互联网+” , 最后大多都成为了“+互联网”,这也造成了社会性的“认知困惑”
再说的具体一点 ,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需要申请预算和立项来落实业务创新和IT系统建设,这种项目式的IT系统建设方法好不好呢?
好,而且很经典,但是它会产生一个大问题:“系统烟囱”与“数据孤岛”的信息化困境,这才令传统企业管理层产生“数字化转型”认知的困扰
首先,我们要通过“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来达成达成共识: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能力来驱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生态系统重构的一种途径与方法
看不懂没关系 , 我们只要知道最关心的点就是一个就行了:
数字转型的目的和核心都是实现业务转型、创新和增长,而我们的基石就是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战略层面的概念,它并不是追求眼前效益的机灵战术,其本质,是用数字化技术对业务的重构、流程的重构和组织的重构
所以从本质上比较,传统信息化是“人”驱动“IT系统”,“IT系统”是人的流程中的一环
【什么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而数字化的数字化的本质则是“IT系统”驱动“人” , 人是系统流程中的一环,“好不好”由系统决定
从架构上比较,传统的信息化架构是以流程线性自动化为核心,而数字化企业是数据和业务能力服务化形成网络聚合为核心
怎么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包括以下5个方面:

  • 领导力转型 , 如果一把手、总经理、CEO不转型 , 下边再怎么推都会很困难 。所以一定要有领导力转型,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于整个业务的价值所在
  • 运营模式转型 , 更多的来讲如何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 工作资源转型,其实是人力资源转型 。每个企业作为老板都在想说,我希望我的销售额增加20%,甚至50%,但是员工数量不增或者减少 。显然 , 业务增加20%,人力资源数量成正比也增加20%,每个人再涨工资,这个结果就是利润率下滑 。所以都在想通过资源如何转型 , 众包、众筹等等 ,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更多的资源,所以这点就会变成特别关键
  • 全方位体验转型 , 特别是企业的用户如果是消费者的话,体验极为关键 。
  • 信息和数据转型,未来很重要的一点,信息和数据未来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会成为未来转型的一个目标,将可能作为考核IT部门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
刚好这几个转型跟业务范围创新可以把它一一对应起来
也就是说 , 通过5个方面的转型,数字化企业也具备5个方面的创新能力:
领导力转型对应决策模式,运营模式对应运营模式创新,工作资源对应生产模式 , 全方位体验对应产品的服务,盈利模式对应信息和数据
基于以上数字化转型的阐述,我们也可以发现数字化转型给予了企业智能化的三个方面的赋能:
  • IT赋能:打造出轻量化/服务化PaaS、企业应用系统容器化、一站式敏捷IT开发与运维
  • 数据赋能:实现数据智能数据归一、数据统一治理与服务、数据实体化融合、数据资产化
  • AI赋能:赋予企业智能,改变线性的人为经验决策,向基于大数据与算法模型的机器智能辅助决策,包括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 。
因此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要做到起码下面几点:
发展理念转型:数字化转型的精髓是以客户需求为“主导者” , 从外部需求“倒逼”内部变革 , 深入贯彻“互联网+”战略实施;相应,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和战略导向要从过去产能驱动型转变为数据驱动 。
领导力转型:企业决策者要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决策观念要从经验判断向“数据说话”、“智慧决策”转变 。
组织结构转型:要尽快破除传统上业务与信息技术之间存在的界限和“鸿沟”,成立新型的数字化机构,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实现“融合创新”,重构企业的业务组合、协同方式和管理层级 。
运营管理转型:要比照工业4.0的理念,以推动核心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为目标 , 打通“横向、纵向和端到端”三大数据流,实现从设计到服务,从客户到生产、从前端到后端的“数据互联互通” 能力 。
技术能力转型:要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云计算”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者”角色 。
外部合作转型:要从控制和占有物质资源(股权、资金、技术和市?。┳涞焦蚕怼笆帧薄⒐泊础笆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