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绿茶,简述手工制绿茶的制作步骤

所谓手工制绿茶 , 就是没有经过机械加工 , 单纯使用手工制作而成的茶叶 。多年来 , 我国茶叶加工制作工艺 , 主要还是依靠手工制作来完成 ,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 , 机械逐渐取代手工 , 使得手工制绿茶更加的独具特色 , 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手工制绿茶的制作步骤吧!手工制绿茶的制作步骤?1、鲜叶的采摘?用于做高档名优茶的鲜叶要求采摘清明前的嫩芽为主 , 采摘时注意“三不采” , 即不采雨水叶、红紫叶、虫伤叶 。?2、摊青?新茶采摘回来后 , 需将其摊开放在篾晒垫上 , 中途均匀翻动3到4次 。周长树介绍 , “要自然萎凋6到8个小时 , 使茶叶的香气慢慢的散发出来 。”?3、杀青?摊青之后就是杀青 , 这是关键一环 。绿茶的形状、香味 , 都与杀青紧密相关 。具体操作是将茶叶倒进锅内 , 随即用双手翻炒 , 使茶叶均匀受热 , 水分快速蒸发 。“手工操作时要求适温、适度、适量 , 温度适当先高后低 , 切忌温度过高或过低 。如原料以嫩芽为主 , 锅温温度控制在110℃-120℃ , 每锅投叶量300-400克 。”?4、散热、揉捻?茶叶出锅后 , 放在篾盘上 , 及时清风散热 。同时 , 用双手在篾盘上反复揉捻 , 使叶细胞组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 内含物质渗出 , 为成品茶香味发挥打下基础 。5、干燥、造形?手工传统绿茶制作一般没有单独的造形工序 , 而是把造形与干燥结合起来 , 其关键是随着茶叶含水量的下降 , 根据不同的外形要求在锅中把握好火候 , 采用不同的手式 , 掌握力度 , 在逐步干燥中造形时又在逐步形成中干燥 。这一过程费时费力最多 , 但极为重要 , 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 。?6、提毫?当茶叶达到八成干时 , 也就是手握茶叶有明显刺手感时 , 可以开始提毫 , 即灵活地运用双手 , 使芽条相互摩擦 。过早提毫难以奏效 , 过迟会把白毫搓掉造成茶叶短碎 。只要手势与力度掌握得恰到好处 , 经过3到5分钟 , 就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7、足火?其主要的目的是去除芽叶多余的水分 , 达到足干(含水量6%左右)以利于贮藏 , 同时去水塑造外形 , 在干燥过程中借热化学作用发展香气 。先将木炭充分燃烧后 , 再将茶叶均放在焙笼上 , 翻动4到6次 , 直到茶叶充分干燥 。?8、装袋入库?前面工序完成后 , 最后就是将茶叶下焙笼、摊凉、装袋入库 。制作茶叶的关键步骤?杀青是绿茶制作的第一步工序 , 也是绿茶形成“清汤绿叶”“香高味醇”品质的关键工序 , 将直接决定绿茶品质的优劣 。?杀青的目的有四个 , 一是阻止多酚类物质的氧化 , 使茶叶保持应有的绿色;二是将鲜叶中低沸点的具有青草气味的成分如青叶醇、青叶醛等挥发掉 , 发展茶叶的香气;三是减少茶叶中的花青素和具有苦涩味的苷类物质 , 增进绿茶鲜、爽、醇的滋味;四是减少鲜叶的水分 , 使叶质柔软有韧性 , 便于揉捻成形 。
【手工制绿茶,简述手工制绿茶的制作步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