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蛋七大误区你当真了吗?


吃鸡蛋七大误区你当真了吗?

文章插图
【吃鸡蛋七大误区你当真了吗?】 吃鸡蛋七大误区你当真了吗?
误区一:鸡蛋怎么吃营养都一样
鸡蛋吃法是多种多样的 , 有煮、蒸、炸、炒等 。就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 , 煮、蒸蛋为100% , 嫩炸为98% , 炒蛋为97% , 荷包蛋为92.5% , 老炸为81.1% , 生吃为30%~50% 。由此看来 , 煮、蒸鸡蛋应是最佳的吃法 。
误区二:蛋壳颜色越深 , 营养价值越高
鸡蛋壳的颜色与营养价值的关系并不大 , 分析表明 , 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蛋的营养价值而言 , 其高低主要取决于饲料的营养结构与鸡的摄食情况 , 与蛋壳的颜色无多大关系 。从感官上看 , 蛋清越浓稠 , 表明蛋白质含量越高 , 蛋白的品质越好 。正常情况下 , 蛋黄颜色较深的鸡蛋营养稍好一些 。
误区三:农家蛋更营养
真正的农家蛋(土鸡蛋)可能会更好吃一些 。但检测表明 , 农家蛋的各个营养素含量并不比普通鸡蛋更高 。另外 , 放养土鸡的产蛋环境卫生状况不好把控 , 鸡蛋受到粪便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
误区四:鸡蛋与豆浆同食营养高
豆浆性味甘平 , 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 , 单独饮用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 , 能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 , 影响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 , 鸡蛋的蛋清里含有黏性蛋白 , 可以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 , 使蛋白质的分解受到阻碍 , 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 。
误区五:“初生蛋”和“功能蛋”更有营养 。
一般来说 , 鸡在生长期130~160天之内所产的蛋都会被称为初生蛋 。没有任何检测证据表明 , 初生蛋的营养素含量比普通鸡蛋更多 。实际上 , 初生蛋个头较小 , 每个约40克 , 因重量不够标准 , 在国外是不允许出售的 。功能蛋是指通过饲料技术使鸡蛋富含锌、碘、硒、钙等营养素 。这听起来很好 , 但实际上 , 因为没有标准也不好检测 , 很多产品都有过度宣传之嫌 。
误区六:生吃鸡蛋更有营养 。
生吃鸡蛋会干扰生物素(一种B族维生素)的吸收 , 虽然偶尔生吃鸡蛋不会导致生物素缺乏 , 但生吃鸡蛋易感染细菌 。
误区七:产妇要多吃鸡蛋 。
产妇坐月子时大量吃鸡蛋是我国一个习俗 , 但在食物丰富的今天 , 已经不再适用 。产妇应该保证食物多样性 , 除了每天吃一两个鸡蛋 , 还要吃肉类、奶类、豆类、粮食和果蔬 , 以达到膳食平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