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的学术观点

王清任从少年时期开始学医 , 由于学习刻苦 , 他很快就精通了医学理论 , 医术也很高明 。 他开过药铺 , 对许多药物的性味、功用都很熟悉 。 王清任根据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 , 对疾病的病因、病理有独到的见解 。 他认为:许多病是由于血液流通不畅引起的 。 血液不流畅 , 淤积在某个器官或血管里 , 就影响了这个部位周围组织的生理功能 , 引起疾病 。 根据这种“血淤致病”的学说 , 他研究处一些方剂 , 除上面说到的“通窍活血汤”外 , 还有“血府逐淤汤”、“膈下逐淤汤”等 , 都很有效 。
 
他认为人的脏腑结构对医疗非常重要 , 认为“治病不明脏腑 , 何异于盲人夜行” , 认为古医书中关于人体记述错误不少 。 他多次到疫病暴死者乱葬岗中和死刑场观察人体内脏结构 , 于1830年著成《医林改错》 , 附图25幅 , 他首先记载了人体腔由膈膜分为胸、腹两腔 , 而非古书图中所给两个隔膜 , 三个体腔——三焦 。 又改正了古图中肺有六叶两耳二十四管的错误 , “肺有左、右两大叶 , 肺外皮实无透窍 , 亦无行气的24孔 。 ”认为肝有四叶 , 胆附于肝右第二叶 , 纠正了古图肝为七叶的错误 。 关于胰腺、胆管、幽门括约肌、肠系膜等的描绘更符合实际 。 对心脏左、右颈总动脉的分布 , 由于系在尸体所见 , 误认为动脉为行气的管道 。 他精辟地论证了思维产生于脑而不在心 。 “两耳通脑 , 所听之声归于脑 , ……两目系如线 , 长于脑 , 所见之物归于脑 , ……鼻通于脑 , 所闻香臭归于脑……”这些看法都与现代解剖学及生理学看法相近 。 在临床医学上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 , 其所立活血化瘀方剂至今仍为中医临床广泛采用 。

王清任的学术观点

文章插图

王清任的著作为《医林改错》 , 这是一部几百年来令医学界争论不休的书 。 书中主要阐述了两各方面的观点 。 他认为前世许多医书的讲法不正确 , 须改正 , 故书名便为《医林改错》;另一主要内容主要表明了他对人体气血的一个特殊的认识 。 他认为气与血皆为人体生命的源泉 , 但同时也是致病因素 。 不论外感内伤 , 对于人体的损伤 , 皆伤于气血而非脏腑 。 气有虚实:实为邪实 , 虚为正虚;血有亏瘀 , 亏为失血 , 瘀为阻滞 。 他认为瘀血是由于正气虚 , 推动无力造成的 , 故血瘀证皆属虚中夹实 。 故而他倡导“补气活血”和“逐瘀活血”两大法则 , 这就是他的著名的“瘀血说” 。
【王清任的学术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