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的起源与发展

道医, 是以老子《道德经》的“道”为基本理论, 以老子《道德经》的“道”为核心内容, 以形神兼治为手段的医学及发展出来的道医学流派 。 道医不是道教, 是道教长生不死思想的理论实践促动下, 由教内宫观道士学者、教外道家学者以道利生, 以医济世为手段而自然演化出的一支医学流派 。 它介入于道教之中的文化思想, 又有别于道教之外 。
 
道医的概念源自于道家的修身学说, 最初诞生于伏羲黄老学说中所提及的守一法之中, 在2500年前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传统医学系统, 其代表作以现存的《黄帝内经》最具有代表性 。 是以老子《道德经》的“道”为基本理论和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辨证论治来施治方法, 以及涉及形神并论的这种手段发展出来的“道医学”流派, 它是我们道教的至高无上的一门学术论证 。 融入了宗教色彩的一门心理治疗和药物方术、生理治疗的一种宗教医学 。
【道医的起源与发展】 
道医在古代道医被称为大医 。 孙思邈祖师指出:凡欲为大医 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 。 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 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 如此乃得为大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