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情况下老人最易跌倒

跌倒是全球老人意外伤害的头号杀手 。数据显示 , 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 , 每年因跌倒造成伤害的达2500万人 。跌倒不但会造成脑部受伤、骨折等严重外伤 , 还会给心理带来极大创伤 。以下是特邀专家讲解如何避免老人跌倒 。
跌倒是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 , 摔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 , 但不包括暴力、意识丧失、偏瘫或癫痫发作所致 。我国65岁以上的社区老年居民中 , 21%~23%的男性和43%~44%的女性曾跌倒过 。约20%~30%的跌倒会造成老人中度以上损伤 , 降低了老人的自理能力 , 增加了早亡风险 。跌倒还会造成心理障碍 , 尽管很多老人跌倒时并未受伤 , 但之后会产生恐惧心理 , 因此特意限制自己的行动 , 导致社交能力下降 , 出现抑郁情绪 ,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10种情况最易跌倒 。
年龄大于65岁、曾有跌倒史、平衡感失调、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身体虚弱、头晕、睡眠障碍、大小便功能异常、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 。一般在住院早期和晚期、从床到椅子之间转移时、走路和上洗手间时容易跌倒 , 在床边、洗手间、楼梯、走廊等地方也容易发生跌倒 。
老人跌倒原因多 。
跌倒的常见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 。
内因:
内因包括老人自身生理或病理变化所导致的身体机能下降 , 通常来讲有3种情况:
1、衰老导致感觉迟钝、反应变慢以及视力减退 。当环境突然改变时 , 不能正确判断环境结构及障碍物 , 身体失去平衡时不能及时做出适宜的动作 , 容易跌倒 。
2、老人易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如脑卒中 , 从而引起平衡能力下降 , 容易跌倒 。
3、衰老导致骨骼肌肉系统退化 , 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下降 , 或由于腰背、脊柱的劳损退变使脊柱对下肢的调节能力下降 , 容易诱发跌倒 。
外因:
外因包括一些容易诱发跌倒的环境因素 , 包括室外路面不平、交通状况复杂、环境光线不足等;室内环境杂乱、地板湿滑、床和座椅未固定好或高度不合适等;个人习惯上 , 衣服过大过厚、裤子太长、带子太多 , 喜欢穿比较滑的尼龙袜 , 鞋子不合脚 , 睡前饮水导致夜尿太多等 , 也容易引起跌倒 。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跌倒 , 比如降压药易导致低血压、头晕 , 镇静药易导致嗜睡、视物模糊 , 降糖药易导致头晕无力 。
如何提高防跌倒能力 。
一要预防身体机能退化 。
【10种情况下老人最易跌倒】有远视、近视、散光等问题的老人应佩戴合适的眼镜 , 避免用眼过度 。听力下降者佩戴助听器 。尿失禁者每日进行盆底肌肉训练 , 夜尿多者睡前少喝水 , 床边准备尿壶 。
二要避免走过陡的楼梯和地面不平的路 , 注意利用楼梯扶手和拐杖 。
有的老人不服老 , 觉得自己身体好 , 出门时携带物品过重或买很多东西 , 造成走路不稳 , 从而增加跌倒风险 。搭乘交通工具时应等车辆停稳后再上下 , 不要心急 。避免走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 , 天亮前和天黑后最好减少出行 。在卧室、浴室和过道都装上夜间照明灯 。
三要选择合适的衣服和鞋子 。
有的老人一双鞋穿了很多年 , 鞋底的纹路已经磨没了仍然不舍得换 , 但鞋在保持躯体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的老人衣服松紧大小不合适仍凑合着穿 , 也会增加跌倒风险 。
四要坚持长期规律运动 。
运动可增强下肢肌力 , 改善平衡 。打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 , 70~90多岁的老人练习太极拳48周 , 其跌倒风险会降低25% 。
五要改建居室格局 。
建议将堆积在过道、厨房、浴室的报纸、电线等杂物清除;茶几、书架、植物等避免放在狭窄的地方;衣服、碗碟、食物等生活必需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地上有积液、食物要及时清除;浴室尽量用防滑地毯;如果有条件 , 可在浴室内外安装把手 。
发生跌倒后应急处理 。
老人跌倒后 , 可分“五步走” 。
步骤一:如果是背部先着地 , 应弯曲双腿 , 挪动臀部到放有毯子或垫子的椅子或床铺旁 , 然后使自己较舒适地平躺 , 盖好毯子 , 保持体温 , 如有可能应及时向他人求助 。
步骤二:休息片刻 , 等体力恢复充足后 , 尽力使自己向椅子的方向翻转身体 , 使自己变成俯卧位 。
步骤三:双手支撑地面 , 抬起臀部 , 弯曲膝关节 , 然后尽力使自己面向椅子跪立 , 双手扶住椅面 。
步骤四:以椅子为支撑 , 尽力站起来 。
步骤五:休息片刻 , 部分体力恢复后 , 打电话寻求帮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