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点和区别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点和区别简单介绍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点和区别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点和区别简单介绍

文章插图
1、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点:
(1)釉上彩:在已烧成瓷器的釉面上用彩料绘画 , 再入窑在600~900℃之间进行二次焙烧而成的品种 。这种彩 , 因施在釉上 , 用手扪之 , 有凸起感觉 。如釉上红彩、宋加彩、五彩、粉彩、珐琅彩、墨彩等 。
(2)釉下彩:瓷器则是在成型的胎体上用色料绘画 , 上釉后以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品种 , 其特点是彩在釉下 , 永不褪脱 , 光滑平整 , 它包括青花瓷、釉里红瓷及釉下三彩、五彩瓷等 。
2、区别:
(1)绘彩时间不同 。釉上彩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 。釉下彩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 。
(2)烧制次数不同 。釉上彩要经过两次烧制 , 而釉下彩只需要一次烧成 。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点和区别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点和区别简单介绍】(3)历史起源不同 。釉上彩绘瓷历史久远 。北齐武平六年范粹墓就曾出土相当精美的白彩绿彩器 , 在许多晋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点饰 。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 , 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 , 还没有刻意地绘制纹饰 。真正的釉下彩绘瓷应在唐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