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国医大师阮士怡的养生之道

阮士怡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中, 他的叔祖父阮鹤庭在河北省丰南县是有名的大夫, 他的父亲在当地经营着一家中药铺, 在家庭浓厚的中医氛围下, 阮士怡从小就会背诵《汤头歌诀》 。
 
阮士怡本来是北京大学工学院毕业的, 但是看到当时乱世之下百姓大多体弱多病, 于是才转念学医, 他于1940年又考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院 。 毕业后回到天津长期从西医内科临床工作 。
 
后来他放弃了西医岗位, 先后拜师于天津名中医赵寄凡和陆观虎门下, 深得老师真传 。
 
在上世纪70年代末, 他又着手创建了天津中医心血管,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科和老年病学科, 大大推动了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分化和发展 。
 
· 养生之道
1.心态平衡
2014年7月, 阮士怡先生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 他2020年去世, 享年104岁, 是妥妥的老寿星一枚 。 100岁的时候, 他思维敏捷, 健步如飞 。 到全国各地做演讲, 声音洪亮, 底气十足 。 谈到养生保健, 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 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认知体系” 。
 
这其中, 最核心的一点, 就是心态平衡 。 俗话说, 千保健万保健, 心态平衡是关键 。 阮士怡先生认为, 心态在人生各个阶段, 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精神的舒畅, 情志的调达, 思想的高远, 都与良好心态息息相关 。 阮士怡先生多次表明, 自己的健康长寿, 多半来自于“心态平衡” 。

百岁国医大师阮士怡的养生之道

文章插图

2.生活规律
阮士怡先生指出, 保持生活规律, 是延年益寿的一大秘诀, 这个道理亘古不变 。 所谓“生活就是最大的养生场”, 就是注重生活的规律性, 不能随心所欲, 百无禁忌 。 谈起来生活规律, 无非就是这几个方面:饮食, 起居, 情志 。 在饮食方面, 阮士怡先生认为, 定时定量最好, 高级营养品滋、保健品要少吃, 或不吃 。
 
【百岁国医大师阮士怡的养生之道】阮士怡先生说, 日常生活里的五谷杂粮、蔬菜水果里, 有我们人体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 学会合理搭配, 养生事半功倍 。 在起居方面, 阮士怡先生保持每天清晨7点起床, 晚上10点睡觉的习惯, 多少年雷打不动 。 情志方面, 他主张开心快乐, 豁达开朗 。
 
3.防患未然
“医祖”扁鹊有这样一个理论:“上工治未病” 。 一个人生病, 都是有迹可循的, 追根溯源, 找到原因, 才能妙手回春 。 阮士怡先生认为, 疾病还没有出现的时候, 就是最佳的调理时期 。 这个时期工作做好了, 疾病往往会“绕道而行” 。
 
在这方面, 阮士怡先生有个“8字”原则:“无病早防, 有病早治” 。 他一贯主张, 预防为先, 养重于治 。 阮士怡先生说, 养生一定要“早开始”, 等到年老体衰, 百病缠身再去养生, 就失去了意义 。 年轻时代, 阮士怡先生就非常重视养生, 这也是他健康长寿的一大原因 。
百岁国医大师阮士怡的养生之道

文章插图

4.顺其自然
阮士怡先生指出, 我们活在自然当中, 就应该顺应自然规律, 天经地义 。 自然规律是什么?是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是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是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 世界上最愚蠢的行为, 莫过于违背自然规律, 自以为是, 这些行为恰恰是疾病的根源 。
 
《黄帝内经》里说:“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 ”跟着大自然的节奏, 把握它的变化规律, 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大智慧 。 这样的一个过程, 其实就是养生之道 。 阮士怡先生认为, 大自然是我们永远的老师, 因天之序, 合道而行, 就是给生命最好的呵护, 最佳的保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