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泮池的观点及科研成果

庞泮池(1919~1999年) , 女 , 汉族 。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 。 精研医术 , 临床应用融会贯通 , 遣方用药得心应手 , 常常见“症”“方”出 , 不拘泥时方、经方 , 不偏信流派 , 善于接受新事物 , 中西兼容 , 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
 
· 观点
庞师认为 , 痛经并非是一种单纯的症状 , 而是一个周期性发作的病症 , 治“痛” 必须审证求因 , 标本兼 顾 , “痛”时治标 , “不痛”时固本 , 贯序用药 , 才能根除病痛 , 诚如《素问》所曰“治病必求于本” , “必伏其所主 , 而先其所因 , ”对于“原发性痛经” , 常见于年青女性 , 大多伴有子宫或宫颈发育不良 , 子宫位置异常 , 庞师认为 , 此乃先天不足 , 肾气未育 , 肝血不旺 , 胞宫失于润养 , 临经易受寒邪侵扰;或胞宫发育欠佳 , 气血不循常道 , 脉络阻滞 , 不通则痛 。 故“大补肝肾 , 调养气血 , 促进胞宫胞脉的发育”为固本之要 。 庞师通过长期临床观察 , 证实治疗痛经 , 先探病由 , 审因而治求其本 , 确能缩短疗程 , 提高疗效 , 并使之愈而不易复发 。
 
· 科研成果
1.通管汤
“通管汤”是庞师从“桃红四物汤”、“四乌贼骨---芦茹丸”等诸药化裁而成 。

庞泮池的观点及科研成果

文章插图

主治妇女由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造成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 20世纪80年代 , 庞师指导硕士研究生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该方进行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在临床研究过程中 , 1982-1984两年间 , 收集40例患者 , 均由“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为输卵管阻塞(或部分阻塞) , 年龄28-40岁 , 病程最短2年 , 最长12年 。 卵泡期服药 , 辅以ZGL-I型直流感应电疗机穴位治疗 , 排卵期及黄体期加服补肾促排卵 , 调经之药 , 3个月一疗程 , 治疗后 , 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 总有效率达92.5% , 妊娠率达50% 。
 
在动物实验中 , 对29只成年雌兔行“输卵管炎变阻塞”造模 , 再用“通管汤”连续灌胃10日后处死 , 制成输卵管病理切片 , 观察结果说明“通管汤”具有抗输卵管炎变作用 , 其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及减少炎细胞浸润这样两条途径来实现 。 另外 , 它还能对上皮细胞变性 , 维持皱壁存在 , 从而改善内膜功能 。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对比说明 , “通管汤”还能降低血液的粘液性和血细胞的聚集性 , 增加血液流动 , 使血液循环得以改善 , 局部血流量增加 , 促进炎症吸收 , 促使机化块溶解 。
 
2.益气养阴煎
“益气养阴煎”是庞师几十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癌的一张经验方 , 由“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天冬、麦冬、天花粉、鹿角霜”等中药组成 , 主治卵巢癌术后化疗、或不能进行化疗的 , 或晚期卵巢癌未手术的气阴二虚患者 , 亦可用于其他妇科癌 , 在临床研究中 , 86年庞师等对25例妇癌患者用该方治疗 , 观察其体液免疫变化 , 证实中药有调整免疫的作用(P<0.05);同年又对19例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 , 用“益气养阴煎”治疗半年 , 除了能改善症状 , 对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平均值较单纯化疗组有较明显的提高 。
庞泮池的观点及科研成果

文章插图

在动物实验中 , 对化疗后的雌性小白鼠 , 给予“益气煎”(即“益气养阴煎”减去天冬麦冬、天花粉)灌胃 , 与单纯化疗组进行对照 , 结果发现“益气煎”虽不能保护小鼠周围血象中白细胞免于化疗药物的杀伤作用 , 但能促使单次化疗后周围血象中白细胞的代偿恢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