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泡脚

艾叶历来就在我国民间广泛利用 , 有的用它的治疗养病 , 有的用它来食用充饥 , 更有的用它作为辟邪驱毒的信物 , 用途非常广泛 , 直到现在 , 许多民间老人家也会对艾叶比较钟情 , 视为好东西 , 看到了常常要将它采回家 , 晒干保留 , 以备后用 。而艾叶也宜为生长 , 特别是在我国南方的丘陵地带 , 荒山上遍野都是 , 生长得极为茂盛 。相传 , 现千多年来 , 每逢端午人们在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的同时 , 还会将采集到的艾叶插在门楣上 , 用以辟邪驱毒 。

艾叶泡脚

文章插图
艾叶泡脚的功效和作用祛寒、清除体内湿气、温养经络的作用
实验告诉我们 , 艾叶具有很强的祛寒作用 , 食用艾叶泡脚能够有效的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 , 令体内的湿寒之气排出体外 。
艾叶能够疏通我们的十二经络 , 调理身体中的阴阳平衡 。体内的经络疏通了 , 气血循环自然就变得顺畅起来 。
气血健康了 , 体内的寒气自然而然就会小时了 。
现代人由于缺少运动 , 所以普遍都有寒气、湿气过重的情况 , 艾叶则能够很好的治疗这种情况 。
去虚火和寒火
人体中患有口腔溃疡、口腔炎、中耳炎、咽喉肿痛等等情况 , 这些都是由于体内虚火旺盛或者寒火完胜导致的 。
只要将艾叶和水一起熬煮之后药液泡脚一会 , 然后全身除了微汗就可以了 。然后喝一些温开水 , 连续泡脚两单天 , 并且少吃一些寒凉食物 , 注意休息 , 那么这些疾病就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 。
艾叶泡脚的好处
艾叶味苦、性温 , 具有温经散寒之功效 , 现代药理机制还显示本品有明显的止咳、平喘、祛痰作用 。
按照中医原理 , 人体五脏六腑各组织在足底都对应有相应的区域 。
用本品浴脚具有简、验、廉的诸多优点 , 对预防小儿感冒 , 尤其是平素体质虚弱易患感冒的小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 , 可以治疗门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 。
1、祛虚火、寒火
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 。
只要是发生上述疾病时 , 就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纯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四分之一 , 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 , 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 , 等艾叶泡开后再对一些温水泡脚 , 泡到全身微微出汗 , 不能大汗 , 再多喝一些温水 , 一般连泡数次 , 也就是2-3天后 。
同时要多喝温开水 , 不吃寒凉的食物 , 注意休息这些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都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了 。
2、驱寒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 , 脚凉气血运行就会不畅 , 导致身体不适 。
脚凉气血运行就会不畅 , 导致身体不适
艾叶泡脚具有驱寒作用 , 天天用热水泡脚本来就有促进血液循环赶走体内湿寒的功效 , 况且艾叶能通十二经络 , 调理阴阳 。
经络通畅的人 , 气血就会跟着畅通 , 而气血健康的人 , 体内寒气自然也就无处可待 。(对于艾叶的驱寒作用 , 这里建议大家可以采用艾条熏灸的方法 , 效果会更加明显 。)
3、治感冒
当受凉感冒、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浑身酸疼或伴有发烧时 , 都可以用艾叶水泡脚 , 要泡到身体发汗 , 还必须同时喝生姜红糖水 。
发热时加葱白 , 有咳嗽时加几瓣大蒜 , 要连喝几次 , 喝到身体发热了 , 不再浑身酸疼流清水鼻涕了再大量的喝白开水 , 将病毒及寒火及时排出 , 并注意休息 , 你的感冒会很快痊愈 。
4、艾叶煮水防治小儿感冒
不少小儿因未及时增减衣服 , 患上了感冒 。轻则流鼻涕、重则咳嗽不止 。医生一般嘱咐家长可用艾叶防治小儿风寒感冒的轻症 。
秋天多发风寒感冒 , 从药理上看 , 艾叶味苦、性温 , 有温经散寒的功效 , 艾叶泡脚可以促进发汗 , 对于风寒感冒的轻症有一定治疗作用 。
家长可用艾叶100克加水2500毫升 , 煮沸半小时 , 然后放至不烫手适宜的温度 , 让小儿双脚浸泡盆中15分钟 , 大人可揉搓小儿足底 , 每周泡3次 。
5、艾叶泡脚可治湿癣、湿疹、皮肤瘙痒
艾叶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 并且通过热感 , 促进血液循环 , 能把体内的暑湿逼出体外 。
而湿癣、湿疹、皮肤瘙痒 , 多因感受暑湿热毒所致 , 蕴与肌肤 , 阻滞经络 , 凝滞血气 , 引起真菌感染 , 症状可见糜烂、渗液 , 或者出现脓疱等 。
火热内郁 , 复感风邪 , 都可引起本病 , 重者发热头痛 , 热盛伤津 , 咽干口渴 。
艾叶对真菌的抑制作用明显 , 能有效去除皮肤表面及毛孔内的有害细菌 , 调整机体内分泌的平衡 。
性味属辛凉 , 同时具有抗病毒、抗过敏和增强免疫等功能 , 清热解毒化湿之功显著 。
每天可泡20分钟左右 , 时间不宜过长 , 时间过短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
6、艾叶浴对毛囊炎、湿疹也有一定疗效
艾叶泡脚可以很好的治疗毛囊炎和湿疹 。
7、艾叶熏洗脚可以治咳嗽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 艾叶中含有的挥发油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及抗过敏作用 。
所以艾叶煎液熏洗双脚能止咳的原因之一 , 可能就是口鼻吸入了艾叶的挥发气体 , 同时人的足底经脉丰富 , 肝、脾、肾等经络均循布足部 , 用艾叶煎液熏洗双足 , 循经脉入肺肾 , 温驱寒邪、肺气得宣、气得纳、咳喘得止 。
一般来说 , 艾叶外用无不良反应 , 中毒的可能性较小 , 但也不应太浓(20~30克为宜) , 也不宜久用 , 咳止即停 。
其具体方法是艾叶30~50克 , 放入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约15分钟;捞出艾叶 , 将药汁倒入脚盆中 , 趁热熏蒸双脚 , 为防药气外散 , 可在双脚外蒙盖一块稍大于脚盆的塑料纸(布) , 待温度适宜时 , 浸泡双脚;每晚睡前1次 , 每次15~20分钟 , 一般3~5次即可显效 。
艾叶泡脚的营养价值【艾叶泡脚】艾叶在我国很早就被广泛作为内服药用来治疗疾病 , 现代技术又为艾叶的广泛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已开发出艾叶牙膏、艾叶浴剂、艾叶油香精、艾蒿枕、保健腰带、蕲艾蚊香等多种产品 , 还有正在开发的以艾叶为主要原料的香烟 , 不含尼古丁 , 或可作为香烟的替代品 。
艾叶的化学成分方面发现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 , 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 , 这些元素能有效调解人体内需求 。而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
现代医学发现 , 艾叶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 , 同时还含有微量元素、黄酮、多糖等等有机成分 。这些物质能够有效的调节人体中的需求、同时艾叶具有很好的抗菌、止咳祛痰、预防过敏、增强身体免疫力等等的功效 。
一、艾叶能祛寒、除湿、通经络 。
因现代人普遍寒湿重 , 所以艾叶就成了治病不可缺少的帮手 。喜欢用8-10根艾叶制成的清艾条扎成一排熏后背、小腹、小腿、手臂的方法 , 能快速祛寒湿 , 还喜欢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 , 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 。
二、能有效治疗小病 。
当受凉感冒、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浑身酸疼或伴有发烧时 , 都可以用艾叶水泡脚 , 是要泡到身体发汗 , 但必须同时喝生姜红糖水 , 发热时加葱白 , 有咳嗽时加几瓣大蒜 , 要连喝几次 , 喝到身体发热了 , 不再浑身酸疼流清水鼻涕了再大量的喝白开水 , 将病毒及寒火及时排出 , 并注意休息 , 你的感冒会很快痊愈 。
三、艾叶泡脚能下火 。
因为用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 , 就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 , 供血不足 , 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 , 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等 。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 , 每周一次用艾叶水泡脚是可以 , 但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 , 必须停吃寒凉的食物 , 还可以在用艾叶水泡脚同时 , 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 , 即去了寒又不泻气 。有些人身体非常虚弱 , 虚不受补 , 吃一些补益身体的食物就会牙痛、口腔溃疡等 , 你就等什么时候上火了再用艾叶水泡脚 , 没火时就继续食补 , 每天坚持用温水泡脚 , 如果又上火 , 仍然用艾叶水泡 , 但同时必须停掉所有寒凉的食物 , 不要再有寒湿侵入 , 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再吃补益的食物身体也不容易上火了 , 而且体质在慢慢地增强 。以后还是一样 , 只要没有明显上火时 , 每天只用温水泡脚 , 不要用艾叶水泡脚 。
四、泡澡
全身泡一周一次即可 , 可加一两次光脚 , 泡完喝一碗热热的生姜红枣桂圆汤 , 或吃海虾防止泄气 。另外泡完全身毛孔张开注意不要吹风 , 最好穿长的衣裤 。
艾叶可以和精油一起用 , 效果不错!洗完后皮肤很滑 , 很嫩!
艾叶泡脚的药用价值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 , 可以治疗门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 。
只要是发生上述疾病时 , 可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艾叶做成或用纯的清艾条取四分之一 , 撕碎后放入泡脚捅里 , 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 , 等艾叶泡开后再对一些温水泡脚 , 泡到全身微微出 , 但不能大汗 , 再多喝一些温水 , 注意要不吃寒凉的食物 , 并休息好 , 一般连泡2-3天后 , 这些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都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了 。
但艾叶泡脚 , 也不能经常泡 , 因为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 , 就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 , 供血不足 , 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 , 及情绪上的变化等 。
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 , 可以每周用艾叶水泡一次脚 , 在泡艾叶同时 , 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即可去寒又不至泻气 。
但有些人身体非常虚弱 , 吃了一些补益身体的食物就会牙痛、口腔溃疡等 , 像这样的情况 , 可以等上火了再用艾叶水泡脚 , 没火时可继续食补 , 并每天坚持用温水泡脚 , 注意误食寒凉食物 , 防止寒湿侵入 , 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再吃补益的食物身体也不容易上火了 , 而且体质会慢慢地增强 。
艾叶泡脚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注意事项 
1、饭后三十分钟后使用 。 
2、阴虚血热者请勿使用 。 
禁忌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 以15~30分钟为宜 。泡脚时血液会流向下肢 , 脑部易供血不足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胸闷、头晕 , 应暂停泡脚休息 。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觉能力差 , 应由家人先试水温 , 防止发生烫伤 。
发烧和患有低血压、糖尿病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艾草泡脚 。
艾草泡脚每周2~3次即可 , 不宜过于频繁 。艾草泡脚能引火下行 , 有时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不足 , 容易引起头晕、头痛 , 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 。
中药泡脚最好用木盆 。铜盆等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 , 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 , 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 , 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 。
儿童不宜用过热的水长时间泡脚 。因为足弓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形成的 , 因此要从小注意保护 。
如果常用热水给小儿洗脚 , 足底的韧带就会变得松弛 , 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 , 容易形成扁平足 。
艾叶泡脚

文章插图
艾叶泡脚的艾叶的食用方法艾叶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种 ,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10种艾叶的食用方法 , 以及食用它们有哪些作用等 。需要注意的是 , 阴虚血热者慎食之 。
1、艾叶饼 。做法:将艾叶打成浆 , 再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 , 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 , 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 , 吃后齿颊留香 。作用:有美容养颜的功能 , 是妇女坐月子的理想点心 , 并对感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2、母鸡艾叶汤 。做法:老母鸡1只 , 艾叶15g 。将老母鸡洗净 , 切块 , 同艾叶一起煮汤 , 分2~3次食用 。作用:补气摄血 , 健脾宁心 , 适用于女子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 , 心悸怔仲 , 失眠多梦 , 少腹冷痛等 。
3、艾叶甜汤 。做法:艾叶15g , 白糖20g , 共煮汤饮用 。作用:清热利湿 , 活血化瘀 , 适用于妇女经来烦燥 , 尿赤灼痛 , 口干口苦 , 喜冷水 , 便秘难下 , 舌红苔黄 , 脉数无力等 。
4、艾叶阿胶粥 。做法:阿胶20g , 干艾叶10g , 红糖1大匙 。干艾叶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钟 , 倒出药汁 。将阿胶捣碎 , 加入药汁中 , 煮至完全溶解(边煮边搅) , 加红糖拌匀 。月经期间经量过多时服用 。每日2次适合 。
5、艾叶肉圆 。做法:把猪肉和艾叶分别剁碎后加入适量盐、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鸡蛋拌匀 , 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圆或肉饼 。或煮、或煎、或蒸 , 均可 。作用:暖胃安神 。
6、艾叶饺子 。做法:1、艾叶300g , 切碎;葱、豆芽、豆腐适量切碎 。2、将以上材料拌匀 , 用盐、味精调味成馅 。3、用面皮包馅成饺子形状 , 入锅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作用:增进食欲 。
7、艾叶红糖水 。做法:生姜5片 , 大枣5枚 , 艾叶15g , 红糖适量 , 水煎服 。作用:用于妇女痛经 。
8、姜艾鸡蛋 。做法:生姜15g , 艾叶10g , 鸡蛋2个 , 加水适量煮熟后 , 蛋去壳放入再煮 , 饮汁吃蛋 。作用:用于女子月经过多 。
9、面粉蒸艾叶 。做法:将新鲜艾叶去掉硬梗、枯叶 , 用清水将泥沙淘净 , 然后按1kg艾叶拌250g面粉的比例 , 掺匀拌散 , 使艾叶全部沾有面粉 。然后铺入笼屉蒸约30~40分钟后出锅 。蒸熟的艾叶呈灰白色 , 无浓烈的芳香药味 。再盛在碗里 , 调入以香油、辣面、葱、蒜泥等调制的味料即成 。作用:开胃暖胃 。
10、艾叶菜团 。做法:将艾叶切碎 , 放适量面粉 , 用水、盐揉成面团 , 做成大小适中的艾叶菜团 , 入锅中蒸熟即可 。作用:能通气血 , 祛寒湿 , 止血 , 安胎 。尤其是端午节前后的艾叶 , 清嫩味鲜 , 具有开胃健脾 , 增进食欲的功效
四、艾叶煮鸡蛋
艾叶煮蛋
艾叶煮鸡蛋是比较经典和常见的吃法 , 它肾阳虚衰型老年腹泻等有很好的疗效 。一般的艾叶煮鸡蛋的作法是:1、鸡蛋2个 , 艾叶适量;2、用艾叶将蛋包好 , 放壮火内烧熟 , 而后去壳吃蛋 。除了这种方法 , 还有艾叶红糖煮鸡蛋和艾叶生姜煮鸡蛋 。
1、艾叶红糖鸡蛋
艾叶红糖鸡蛋属于温性食品 , 有温阳散寒的作用 。做艾叶红糖的主材料有:艾叶(中药房有干艾叶出售 , 1斤不超过4元) , 红糖及鸡蛋 。
做法:将15克艾叶放入冷水中 , 用火将水烧开煮15-20分钟 , 沥出艾叶 , 打入1-2个鸡蛋 , 不要搅散 , 待蛋清集合后关火 , 放入红糖 , 吃蛋喝汤 。
2、艾叶生姜煮鸡蛋
艾叶生姜煮鸡蛋的原材料为鸡蛋两个 , 艾叶30克 , 生姜15克 。
做法:艾叶生姜鸡蛋(带壳)加水后 , 同时水煮 。待鸡蛋熟后去壳放入再煮 , 煲好后饮汁吃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