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定义和特征及重要性 文化的定义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于1871年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所下的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 ”这个定义被许多西方文化人类学者认为是经典的定义 。

文化的定义和特征及重要性 文化的定义

文章插图

汉语中的“文化”一词,既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固有的传统词汇,又是近代以来外来语言的翻译语汇 。
在中国固有的语言系统中,“文化”是与“文”与“化”这两个字的复合 。 “文”字最早可见于商代的甲骨文,象身有花纹袒胸而立之人,后引申为各色交错的纹理,并进而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文德教化等等 。 “化”字出现稍晚,不见于甲骨文,有改易、变幻、生成诸义,初指事物形态和性质的改变,后被引申用于教行、迁善等社会意义 。 作为翻译语汇的“文化”,当初是借用了日文译词.
中国传统的“文化”与西方传统的Culture在词义上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 “文化”的本义是身上雕有花纹的人,强调的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偏重于精神领域;而Culture则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进而引申到社会领域和精神领域,它的本义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
另一方面,这两个词汇又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即都强调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 在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主体是人类自身,客体是社会和自然 。 应该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自然”,不仅包括于人身之外的外在自然界,而且还包括人类自身与生俱来的本能、人体固有的各种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属性在内 。
“文化”一词在当今历史环境下,它的实质性含义应该是人类主体通过各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对社会和自然客体的适应、利用和改造 。 其实现成果的体现,既表现在各种自然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和发展,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 所以,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 。
文化的结构和特征
【文化的定义和特征及重要性 文化的定义】从宏观角度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类 。 广义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狭义文化则“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在文化结构的分类上,采用物态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层次说 。 1、(物态文化):通常又称之为物质文化,这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 。 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诸种条件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程度与结果,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这是一种可以感知的,具有物态实体的文化事物,是人类从事一切文化创造的基础 。
2、(心态文化):又称精神文化,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的总和 。 具体说来,心态文化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部分 。 {社会心理}指人们的日常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包括人们的情绪、愿望和要求等等 。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往往是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升华,并以著作或作品等物化形态固定下来,流行传播,垂于后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