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山水盆景盆面的修饰


【【盆景】山水盆景盆面的修饰】

【盆景】山水盆景盆面的修饰

文章插图


山水盆景制作完工以后 , 为了使其更富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 在盆面上适当地加以修饰和点缀是十分必要的 。 修饰和点缀的目的是使山水盆景的诗情画意更浓厚 , 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
修饰和点缀的办法是通过恰到好处的种植、点苔 , 以达到密树笼翠、山峰耸秀的艺术效果;再根据需要 , 配上小桥、宝塔、凉亭、楼阁、人物、动物等摆件 , 由此更加丰富作品的内容 , 突出作品的主题 。
辅苔点翠:一般的根质石 , 吸水性强 , 易生青苔;硬质石如长期放在潮湿阴凉处 , 下部亦能生出薄薄的青苔 。 从生苔的部位 , 山石下部苔多 , 上部台少 , 迎光面苔少 , 背光面苔多;山脊上的苔少 , 山坳中苔多 , 这是自然生态的规律 , 从前到后 , 全部铺满 , 则缺乏真实感 , 有损山石的自然美 。
可将阴湿处山面或墙角上的青苔刮下 , 直接铺到假山石上;也可将采来的青苔捣碎掺入稀泥浆或米汤中 , 用毛刷刷在山石上;还可用稀肥液喷在山石上 , 用塑料袋罩好 , 放在阴凉有散射光的地方 , 不久便可在山石盆景上长出青苔 。
草木配置;在山水盆景上配置树木时 , 要根据意境的需要来选择树种和生态造型 。 常用于配植的树种有五针松、小叶罗汉松、六月雪、瓜子黄杨、小叶榆、雀梅、小叶女贞等 , 草本植物如文竹、翠云草、蒲草、铁线蕨与凤尾蕨等 , 这些都是很好的配植植物 。
配置植物时 , 要特别注意植物与山石的比例关系 。 木本植物宜配较大的山石 , 草本植物宜配较小的山石 。 依据中国画中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之说 , 植物不太大 , 种植的植物大小 , 高矮都要与主题内容一致 。 生长在不同部位的植物 , 由于生态环境的差异 , 其形态亦有所不同 。 山下平坡上宜配置丛生树木 , 树干一般较直;在山溪边的树木 , 树干多向水边倾斜;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树木 , 有倒挂横飞的姿态;立于山顶上的树木 , 常出现平顶树冠 。 因此在配置植物时 , 要仔细审视环境和部位 , 要按照自然山水中植物生长规律来进行配置和造型 , 切不可随心所欲 , 造成失真 。 木本植物造型要事先培育好 , 栽于山石上 , 根脚不要过于暴露 , 要有藏有露 , 宜将树木栽植在主峰的半山腰、次峰或山脚 , 或栽在山石的侧面或背面 , 让树干和枝叶伸出石外 , 以增加层次感 , 更显自然美 。
植物配置要疏密得当 , 树不可过密 , 要显示出山峰之秀丽 。 当栽则栽 , 当让则让 , 不可喧宾夺主 , 杂乱无章 , 破坏山水的整体美 。
栽植植物的方法 , 一般先在山石上凿出洞穴 , 将树根带泥土栽入穴中 , 其上辅青苔 , 不留人工痕迹 。 有的可直接栽入山石的大裂缝中 。 宛若自然生长的树木 , 蔚为壮观 。
配件点缀:安置配件除要注意配件的位置 , 还应注意掌握大小比例 , 同时还要考虑符合生活现实 。 如表现名山大川的盆景 , 配件一般多用园林建筑 , 如亭、廓、榭、塔等 , 使之与风景取得协调 。 配件的位置 , 也要符合布局的规律 。 一般来说 , 宝塔在次峰上 , 山腰设亭、楼 , 凉亭置临水处 , 小桥横架在溪沟间 , 急流滩设筏 , 水面宽阔设舟楫 , 草地置牛羊 , 茂林设屋宇等 , 至于人物的安置 , 刚应根据构图意境的需要 , 切忌呆板 , 务必恰到好处 。
一盘山水盆景 , 点缀的配件不宜过多 , 否则显臃肿 。 一般中小型山水盆景点缀2~3件就可以了安置得错落有致 , 有藏有露 , 有隐有现 。 配件的颜色也不宜过分鲜艳 , 应与山石树木取得协调一致要求既能显现出配件鲜明的色彩 , 又能统一在整体色彩之中 。 目前盆景配件有陶、瓷、石质、塑料等多种 , 在先择配件时 , 应反复推敲、斟酌 , 多作比较 , 慎重先择 , 使配件真正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