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惟一的传奇故事——“针灸铜人之父”

北宋仁宗时期 , 有个医官名叫王惟一 , 他对中华针灸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 可以说他是华夏针灸医学的师祖 。


王惟一熟知《针灸甲乙经》 , 可是关于人身上究竟多少个穴位有两种说法 , 一种说法是人身上有365个穴位 , 另一种说法是人身上有354个穴位 。 王惟一决定把这两种说法变成一种准确的数字 。


在宋朝京城有太医署 , 把全国各地的名医都集中在太医署 , 专门给皇帝和贵族官僚们治病 。 同时太医署还招收学员 , 王惟一就是给学员授课的老师 。


王惟一知道针灸是关系到百姓生命的大事 , 他画了一张人体平面图 , 把人体穴位都标在图上 。 可是在他教学时 , 发现很多学员还不能准确的掌握穴位 , 因为平面图不能把人体的穴位显示出来 。
【王惟一的传奇故事——“针灸铜人之父”】

王惟一决定改变平面图教学 , 他大胆想出用铜铸造人体模型 , 而且在模型穴位处留小孔来表示 , 这样人体模型穴位就清晰可见了 。


说干就干 , 王惟一来到当时的铜厂 。 师傅们听了知道是用铜铸造人体模型 , 可师傅们不知道模型上穴位小孔怎么留 , 因为他们不懂得人身上的穴位 。


这样 , 医官王惟一就只能在厂里当监工了 。 还是师傅们经验多 , 告诉王医官用铜铸造成空心的人体模型 , 挪动方便 。 王惟一一听很高兴 , 这空的人体模型不但搬动方便 , 对以后教学还有很多用处 。


三天 , 空心用铜铸造的人体模型成功了 , 模型上有三百多小孔 , 这些小孔都是王惟一亲自指点制作的 , 穴位准确、明显 。


后来 , 随着教学实践需要 , 王惟一在铜人外部涂了一层黄蜡 , 铜人内部灌满了水 。 学员考试的时候用针扎穴位 , 扎准了就滴出水 , 扎不准或浅了就不滴水 。 用这种方法考验学员们的眼力和手力 , 培养出很多针灸人才 , 也救治了很多百姓的疾病和痛苦 。


王惟一当时还写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他最终认定人身上就354个穴位 。 不久 , 王惟一又铸造了一个铜人 。 两个铜人分别放在太医署和皇宫里 。 可是 , 到了1127年 , 金兵攻下京城汴梁(今开封) , 俘虏了宋徽宗和钦宗 , 铜人也被金兵抢走了 , 另一个铜人是八国联军进北京 , 日本帝国主义抢走了 。


之后国家复制了一个铜人放在历史博物馆 , 但和王惟一制造的铜人大不一样 。


    推荐阅读